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切实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http://www.CRNTT.com   2019-08-20 09:04:52


  中评社北京8月20日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宏观层面能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在微观层面能实现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产学研主体的深度融合,形成创新合力。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通过政府的有效引导,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经济日报发表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陆园园文章认为,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政府要成为参与者、服务者、引导者。

  政府要成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参与者。特别是在关键共性技术和基础共性技术的研发方面,不能单纯地依靠市场机制推动,还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以重大科技项目为纽带,以产学研联盟为载体,力争突破一批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此同时,政府需积极引导创新,通过科学合理的角色定位,推动构建协同创新治理机制。

  政府要做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服务者。政府既要培育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也要强化科技与金融的紧密结合,解决好产学研深度融合中的资金问题。在大多数产学研合作模式中,都是由企业出资金,高校或科研院所提供科技人才和科研设备。面对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难题,企业单独出资面临较大困难,政府可通过设立专项资金,为产学研深度融合提供资金来源,推动技术研发和创新,降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风险,提升企业参与创新的意愿。

  政府要做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引导者。政府需引导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前者需要尊重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利益和需求,充分考虑创新的贡献率问题;后者需有效应对成果转化风险、创新失败风险等,尽可能地将风险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有效减少创新主体的损失。

  产学研深度融合需以市场为导向,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文章表示,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需更好遵循市场规律,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推动创新要素集聚,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一是要完善成果评估体系。加快建设知识产权法庭,加大执法、执行力度,从法律法规上保障科技活动顺利开展;建立科学公正、适合我国国情的评价体系,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学术及人文环境,充分调动其主动性;对评审标准、评审专家、评价结果等信息全程公开、公示,有效维护科技成果评价的客观公正和权威性。

  二是要健全人员激励机制。在给予科研人员物质激励的同时,进一步强化精神激励,大力培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并且建立一套科学评价技术人员工作成果的考核机制。在此基础上,还要努力形成市场认可、来去自由的人力资本流动机制。

  三是要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讯系统和信息技术手段,构建面向全社会的产学研信息收集和发布网络平台;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项目评价数据库,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合作项目的技术咨询和市场报价资料;在政府的引导下,打造集咨询、检索、申请、评估、审批、交易、投融资等功能于一体且具有权威性的产学研服务平台。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