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9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网评:灰色的网络“送养”不容继续存在
http://www.CRNTT.com   2020-04-17 13:49:07


  中评社北京4月17日电/网评:灰色的网络“送养”不容继续存在

  来源:澎湃评论  作者:任然

   “要价”20万元,你会想到什么?一辆车,还是一间房?很遗憾,这是一个孩子在网上被喊出的送养补偿“价码”。近日,“高管性侵养女事件”被曝光,引发人们对领送养问题的关注。有媒体调查发现,各类私自送养孩子的信息,在网络中不断蔓延,隐匿在QQ群、论坛等社交网站中。“养不起”、“很意外”等成为私自送养的主因,同时标出数万元甚至二三十万元的“补偿”。

  我国《收养法》对被收养对象、收养人、送养人都有着严格的标准限定,且“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换言之,私自收养行为不受法律保护。

  但客观来看,发生在民间的私自收养现象其实由来已久,它的风险隐患也在各个层面引发过关注和讨论。而在网络普及后,网络“送养”江湖的出现,让其风险被进一步放大,甚至由此衍生出赤裸裸的灰色产业链。“高管性侵养女事件”的真相还有待权威释疑,但此事让网络“送养”的灰色地带再次暴露在社会聚光灯之下。

  近来多家媒体所揭示的网络“送养”生态,其实大同小异:真真假假的收养供需信息以或明或暗的方式充斥在各类互联网平台,其中不少都属于明码标价的“交易”。虽然这一灰色地带中,收养方和寄送方的动机,不能一概而论,但其中的风险,已经不容忽视。前些年发生的“爱心妈妈”袁厉害事件、“圆梦之家”网络贩婴案,都很直观地提示了这种风险。

  针对网络“送养”的灰色地带,舆论此前就有过多轮讨论。由于其同时包裹了多个议题,如合法收养门槛的高低、未成年人保护的边界、儿童拐卖的打击等等,目前来看,情况仍然复杂。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