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2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香港政治 ->> 焦点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蔡冠深两会答中评 建言“两制”台湾方案
http://www.CRNTT.com   2019-03-05 00:20:47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新华集团主席蔡冠深(中评社 张心怡摄)
  中评社北京3月5日电(中评社报道组)2019年全国两会正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常委、香港新华集团主席蔡冠深在京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讲,台湾应该参考香港成功实践“一国两制”的案例。

  “香港有很多台湾投资人,通过投资将货品经香港卖到台湾。他们为什么选择来香港投资?就是因为香港这一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具有很多优势。”蔡冠深对中评社说,作为世界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香港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正是因为“一国两制”,香港是在“一国”之下,发挥着“两制”优势。如果没有“一国两制”,香港就与内地其他城市一样没有特色;如果没有“一国两制”,香港就没有今天。

  蔡冠深还谈到,今年两会他提交了两份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提案。

  第一份提案的主题是粤港澳三地共同治理大湾区海洋污染。蔡冠深认为,香港和澳门在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过程中,是共同打造优质美丽海湾,提升粤港澳生活空间品质,保障生态空间价值的参与者和受益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环境保护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统筹不足;二是开发粗放;三是环境堪忧。

  因此他建议,粤港澳大湾区的海洋污染治理需要政策、科技、对外合作和资本等多方面支撑。

  第二份提案的主要内容是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粤港澳地区企业家等各方优势,推进大湾区绿色发展。

  蔡冠深提出,目前珠三角地区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相互迭加,复合污染等问题已逐步显现,相对而言,区域内香港、广州和深圳等大湾区核心城市科技创新基础较好,但生态环保科研力量分散,整合程度不高,更缺乏依托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机制下的核心成果转化和落地,各级单位和部门之间缺乏联动和合作机制,环境污染系统化治理难度较大。

  为此蔡冠深指出,应由地方政府、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粤港澳企业家联盟牵头,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和监管方面的职能优势,环科院在理论支撑和技术研发创新方面的优势、粤港澳大湾区在经济发展、高端人才和国际交流的优势,以及企业家联盟在金融资本支持和对外合作方面的优势,共同推进粤港澳三地绿色发展。

  (中评社报道组:张心怡 林艶 徐梦溪 张爽 后援实习记者:张磊)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