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23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以产业扶贫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
http://www.CRNTT.com   2019-06-21 08:30:54


  中评社北京6月21日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要加强产业扶贫项目规划,引导和推动更多产业项目落户贫困地区。”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产业扶贫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作用。产业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一个地方要发展,就必须有产业的支撑。产业扶贫是盘大棋,要下好这盘大棋并不容易,必须打好“组合拳”,做到“一子落而满盘活”。

  一是走好特色路。产业是否有特色,直接关系到扶贫的实际效果。发展产业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立足当地自然禀赋,挖掘地方特色资源,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注重发展山地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特色产业,学会“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谨防产业“水土不服”。应该看到,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产业扶贫不能贪大求全,而是要结合地方实际情况,着力在“特”字上做文章,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筛选前景广阔的特色产品,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拉长特色产业链条,做强特色产业深加工,提升特色产业附加值。切忌“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争取把发展的短板变成“潜力板”,增强持续发展的后劲。

  二是借助市场力。发展产业既要依靠政府“有形之手”,也要借助市场“无形之手”。如果一看见其他地方的某个产业很红火,就盲目跟风、照抄照搬,而不进行差异化发展,就极易造成产业同质化问题,弄不好还会“赔了夫人又折兵”,这样的教训不胜枚举。因此,在实施产业扶贫时,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尊重市场规律,坚持市场导向,瞄准市场需求,发挥好龙头企业、合作社、产业大户的“头雁”效应,构建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让群众共享产业扶贫红利。同时,还要转变“重生产、轻市场”的传统观念,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不断扩大产品销路,减少中间流通环节,让“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特色产品“走出去”,把“土疙瘩”变成脱贫致富的“金元宝”。

  三是广纳群众言。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他们的力量是巨大的,智慧是无穷的,产业扶贫离不开他们的积极参与。在推动产业扶贫进程中,如果干部以自我为中心,高高在上,就极易出现“有政府决策、没有群众参与”的现象。经验表明,前景再好的产业扶贫项目,一旦离开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都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干部不能大包大揽、越俎代庖,而是要沉下身子、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调动群众的主动性,切实提高群众的参与度,持续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注意倾听群众心声,善于汲取群众智慧,实现对症下药、靶向治疗、药到病除,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持续增强扶贫的“造血”功能。

  四是谋划长久策。“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产业扶贫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之策,来不得半点马虎。在产业扶贫进程中,干部不能“三分钟热度”,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防止急躁冒进、急于求成,不能图光鲜投机取巧,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热衷于“短平快”的项目,严防“被脱贫”“假脱贫”“数字脱贫”等现象,杜绝“造盆景式”的作秀扶贫,正确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平衡关系。在完成近期目标任务的同时,还要有长远打算和战略视野,研究打赢脱贫攻坚战后的产业发展问题,认真谋划长久脱贫之策,科学制定产业扶贫规划,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为群众长远发展、持续发展打好产业基础,为群众栽下“摇钱树”,帮群众拔去“穷根子”,让群众脱贫之后不再返贫。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郝涛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