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城市风采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走近“国庆十大工程”
http://www.CRNTT.com   2019-09-28 10:29:56


  中评社北京9月28日电/1959年,为庆祝年轻的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钓鱼台国宾馆、北京工人体育场、北京火车站、民族饭店和华侨大厦(已拆除)即全部落成。

  60年来,“国庆十大工程”成为记录新中国发展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为独特的风景地标;同时也是世界各国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梳理建立“国家记忆”体系的典型实例。

  先看看天安门广场建筑群

  “国庆十大工程”不仅是建筑史上的奇迹,更是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国家实力和精神风貌的集中表达。

  北京联合大学历史文博系副教授、北京史研究会理事李扬说,“国庆十大工程”中的一部分集中在天安门广场附近,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就坐落在广场之侧,与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城楼比邻呼应,构成了既具浓郁中国特色又焕发新时代特征的天安门广场建筑群。

  “在国人心目中,天安门广场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建筑或地理名词,而是与许多宏大叙事关联在一起。所以,天安门广场建筑群既有浓厚的政治气息,又蕴涵着深刻的民族精神,是大手笔的典范之作。”

  再看看“工农兵”

  “北京工人体育场、全国农业展览馆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是带有‘工农兵’印记的3座时代建筑。”李扬介绍说。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