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3月29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袁持平谈大湾区土地利用制度创新
http://www.CRNTT.com   2019-05-24 00:23:12


中山大学袁持平教授(中评社 张心怡摄)
  中评社香港5月24日电(记者 张心怡)中山大学袁持平教授日前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贸、科技与文化视角”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表示,要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目标,就需要大湾区在特定区域通过先行先试进行制度创新,而大湾区的土地利用制度创新,就是围绕特定的先行先试示范区,以大湾区战略目标为指引,通过系列政策的支撑,形成深化改革开放的新起点、新征程。

  袁持平提到,广东自贸片区及港深河套地区,可以说是近年来在粤港澳大湾区通过土地利用制度创新与政策支撑体系有效结合,实现快速跨越式发展的生动范例。推进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落马洲河套地区等重大平台开发建设,充分发挥其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合作中的试验示范作用,有利于拓展港澳发展空间,引领带动粤港澳全面合作。

  袁持平认为,为更好地让粤港澳大湾区五大战略目标高效可持续实现,有必要在广东三个自贸片区的特定区域,以及落马洲河套地区实行整体的土地制度创新模式尝试,激发市场活力。一是可以在深圳前海28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打造类香港中环的金融整体制度创新区域,在该创新区域设计包含:金融创新的法制体系、金融创新的平台体系、金融创新的专才吸纳体系、金融创新的公共服务体系等一系列的政策支撑体系;

  二是可以在广州南沙60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打造类香港的宜居宜业整体制度创新区域,在该创新区域设计包含:港澳台同胞宜居宜业的法制体系、港澳台同胞宜居宜业的平台体系、港澳台同胞宜居宜业的专才吸纳体系、港澳台同胞宜居宜业的公共服务体系等一系列的政策支撑体系;

  三是可以在珠海横琴28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打造类港澳的对外贸易整体制度创新区域,在该创新区域设计包含:与港澳衔接的法制体系、与港澳衔接的平台体系、与港澳衔接的专才吸纳体系、与港澳衔接的公共服务体系等一系列的政策支撑体系。

  四是可以在落马洲河套地区1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打造对标硅谷的科技创新整体制度创新区域,在该创新区域设计包含:与创科产业配套的法制体系、与创科产业配套的平台体系、与创科产业配套的专才吸纳体系、与创科产业配套的公共服务体系等一系列的政策支撑体系。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