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科技助力中国“猪肉奇迹”
http://www.CRNTT.com   2020-10-09 09:40:36


资料图:中国广西武宣县,鑫广安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拥有的一处大型猪场。(路透社)
  中评社香港10月9日电/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近年来该国提高猪肉产量以满足日益壮大的需求的故事,有时被称为“中国猪肉奇迹”。

  英国《卫报》10月8日载文《中国的“猪肉奇迹”背后:科技如何改变农村养猪业》,文章说,中国98%的养猪场生猪数量不足50头,但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3。政府难以监管这些高度分散的农场,还面临稳肉价和稳生产的巨大压力。目前,2/3的猪肉生产由大型企业完成,这些企业决心通过削减成本和施展技术魔法来支持中国的“猪肉奇迹”。

  在工业化养猪中,人与猪几乎没有接触——猪都被关在圈里,通过闭路电视进行监控。一个工业化养猪场更像是一个智能手机工厂,而不是有田园风光的乡村避风港。每一群猪都被密切观察,以发现任何疾病的迹象。猪的体质很脆弱。一名猪农告诉我,仅仅是水供应的一个小变化,猪就会感到紧张、得病。当需要人工干预时,人们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进入,看起来不像传统农民,而更像芯片厂里的工人。

  大型养猪场安装了闭路电视和传感器。一个人监测几百头猪或许是可能的。但是对于成千上万头猪,从何处着手?阿里巴巴云为农场提供了一种利用人工智能整理数据的方法。在这些大型养殖场,猪身上都有一种类似二维码的独特身份标识。这些数据被输入特定的人工智能模型中,它们可以利用视频、温度和声音传感器实时监测猪的情况。通过这些渠道,相关模型会发现发烧或疾病迹象,或者猪在圈里相互撕咬等突发情况。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