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双11”:消费升级展现经济活力
http://www.CRNTT.com   2018-11-18 09:23:44


“双11”:消费升级展现经济活力(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中评社北京11月18日电/本时段,“双11”相关舆情持续引发热议。作为一场全民购物狂欢节,每年的“双11”交易数字都会刷新我们的眼球,今年作为第十个“双11”也不例外:仅仅107分钟,成交量就超过1千亿元,15小时49分,超过去了去年全天的交易量,而全天交易额则达到2135亿。这个原本产生于互联网亚文化,带有自我调侃意味的单身汉节,在成为网购促销节日10年后,俨然成为代表整个社会消费潜力,乃至经济活力的主流节日。

  “双11”“套路深”,消费者和商家都应理性

  今年的“双11”在营销手段上,透过媒体报道和大伙吐槽不难发现,依旧是“套路深似海”,刚琢磨清“打折券”,又搞出了“预付款”,刚熟悉“锦鲤”怎么游,又得学习“能量”怎么集,有网民戏称现在电商的优惠规则,连数学老师都看不懂。买家“想花最少的钱买最多的东西”,卖家“想用最少的东西赚最多的钱”。面对商家不断升级的营销套路,舆论呼吁理性消费。

  网民“孙维国”说,曾在“双11”买过一件打折促销外套,可是仅过了一个多月,发现所买的衣服价格比“双十一”还低。如今是商品过剩时代,迭代更新快速,一旦新款出来,旧款就会被淘汰。作为消费者应该按需购物,理性消费。作为商家也应该提醒消费者理性消费,用诚信经营赢得消费者持久支持,而非想方设法在双十一玩猫腻,这样必然失去消费者信任,得不偿失。

  而对于“双11”明星站台促销行为,网民“冯海宁”说,再次提醒粉丝们最好把追星和购物区别开来,不要因为疯狂追星造成购物多花钱或者买到问题商品。追星的方式有很多,未必非要购买明星代言的所有产品。当然,明星们也要珍惜自己的“羽毛”,应该适当提醒自己的粉丝理性消费,对自己代言的商品也要负责。消费者组织、市场监管部门以及各所高校等机构,也要提醒粉丝群体在今年“双11”期间理性消费,不要被明星送福利等活动所迷惑。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薛海波说,通过电商平台消费者很容易接触到更多商品,所以要更加理性。购物节中的消费数据反映了我们消费者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也表明电商平台已经逐渐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但同时,电商平台的商品品质也常被很多人诟病,而且如果一个品牌的折扣非常低,大家就会对其品质产生怀疑。所以说,好的品牌要用产品品质、品牌形象、情感、价值观等来吸引消费者,赢得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如何做出一个好的品牌,用品牌去吸引消费者,这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北京日报评论认为,相较于以前的“买产品”“比价格”,现在消费者更加重视“买品质”“比服务”,更加重视商家的品牌、口碑、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商家惯用的“花式营销”非但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反而会让人产生审美疲劳。与其打着技术的名号想方设法让“套路”升级,不如多花些心思琢磨怎么让消费者“用最短的时间、花最少的钱、获得最好的服务”。有关部门也需创新监管模式,细化现有法律法规,在消费升级的同时做到规则升级,使消费者权益始终处于法律的关照保护之下。

  “双11”印证着互联网商业的进步

  每年的“双11”对支付、物流等商业服务都是一次大考,支付卡顿、物流爆仓等备受舆论诟病,而近几年“双11”在支付、物流等服务上的提升也印证了互联网商业的进步。根据网联平台公布的“双11”运行数据,今年“双11”当日处理跨机构交易笔数11.7亿笔,相应跨机构交易处理峰值超过9.2万笔/秒。网联平台平稳保障“双11”支付体系运行,平台性能和峰值交易承载能力得到了市场的检验和认可。

  网民“王小等”说,今年“双11”一并下了12单,消费近万元,虽然是抢购高峰期,但下单付款非常顺利,支付时没有卡顿,比往年的体验更顺畅。

  网民“猫鱼”说,“双11”天文数字背后,是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文明的普及和提升。最初几年“双11”的交易额虽然无法和现在相比,但却把网购带入了主流的消费市场。十年来,“双11”就像网络时代的商品奥运会,体现了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更快、更高、更强。

  钱江晚报评论说,“双11”是一场网络的压力测试,尤其是0点之后的瞬间,数以亿计的网民爆发出来的流量,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无数的交易生成了订单,订单需要支付、组织货源、发货、运输,消费者有疑问还有可能需要咨询客服,这些网络购物行为的背后,是云计算和大数据能力的提升。每年一次的“双11”,都在推动着中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今年天猫“双11”每秒订单创建峰值达到了49.1万笔。能够应付这样的流量峰值,说明数字实力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科技日报报道指出,8年前,千万量级的包裹量,就让中国的快递物流系统性爆仓。2017年,天猫“双11”当天产生了超过8亿的物流订单,物流网络依然能够有条不紊的正常运转。支付系统同样如此。如今,支付宝的每秒支付峰值可以达到25.6万笔,轻松支撑全天十几亿笔的交易。蚂蚁金服为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的商家和用户,搭建了全球收付能力。

  新华网评论认为,走过十年,“双11”在协同中成长,在争议中前行。平心而论,“双11”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处。从最初的支付卡顿、快递爆仓到花式打折促销,围绕着“双11”的批评与争议,也从未断过。但这场数字经济时代的商业奥运会,在10年里实实在在地影响了几十亿人。它不完美,但它是一个走向全面数字化时代的探路者,它一直走在创新的前沿。“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双11”走在越变越好的路上。

  “双11”消费升级,展现经济活力

  从2009年到2018年,“双11”刚好走过10年,从一家电商的促销活动发展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消费节日,也为观察中国的消费升级和经济发展打开了一扇窗口。

  网民“李晓鹏”说,“双11”的交易数字表明,中国的社会购买力依旧强劲,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潜力依然有很大的升级空间,进而说明,中国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双11”所驱动的社会化大协同,是中国经济活力的最佳展现。从消费升级,到品牌升级,再到供应链的重构,产业升级,天猫“双11”和它身后的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正成为推动中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经济研究员朱克力说,“双11”数据持续走高反映了我国互联网消费仍然潜藏了巨大的爆发力。未来需求端和生产通过数据会形成良性互动,将会进一步推动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引领作用。“双11”进口的走势则是反映未来我国消费结构转变很好的风向标,未来我国将会转向出口与进口并重,将持续为世界释放新红利。

  北京青年报评论认为,中国百姓的“双11”消费,正在从“淘便宜”提升至买品质,从冲动消费成长为理性购买。消费者理念的巨大转变,也正在成为加快国内企业创新步伐,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一年一度的“双11”,从某种意义上看,就是体现中国经济活力的晴雨表。敢于花钱,敢于“清空”长长的购物单,中国消费者用手“投票”表达了对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企业、商家还有监管部门应当跟上消费者的脚步,共同促成一场全面深刻的消费升级,推动中国经济切实迈向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评论写道,“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双11”的消费盛况,只是翻腾在中国经济大海之上的一朵浪花,反映的是大海般的内需潜力。有庞大的消费规模支撑经济基本面,有全新的消费升级推动供给侧改革,中国经济不仅能行稳致远,而且终将实现转型升级,步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

  (来源:新华网)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