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2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智库网 ->> 思想者论坛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 
中评论坛:高雄与大湾区合作初探
http://www.CRNTT.com   2019-07-20 00:12:00


 
  二、部分港人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疑虑及其成因

  虽然大湾区发展规划的出发点颇为积极正面,而实际上也已为港人带来不少便利和机遇,但香港社会仍存在部分声音,对大湾区表示质疑甚至抵触。下面将简述香港网民对大湾区的误解与疑虑,并分析其成因。

  先简述部分网民对大湾区的负面看法:首先,担心大湾区发展规划会模糊并削弱香港的独特地位,令香港丧失立足国际的竞争优势。认为大湾区建设会令香港的定位逐渐边缘化,导致香港丧失与邻近地区(如新加坡)角逐的竞争力,甚至被大湾区内的其他城市迎头赶上,最终成为中国大陆的一个普通城市。其次,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将进一步恶化香港业已严重的社会问题。担忧大湾区建设会进一步放宽两地的人口流动政策,为内地新移民的涌入打开更大的缺口,加剧香港在房屋、福利及医疗系统方面所面临的沉重负担;同时忧虑大湾区建设将引入更多优秀内地人才赴港工作,令香港青年蒙受更大的就业和竞争压力。

  其三,指出大湾区建设尚在落实早期,很多配套设施都有待完善,加上粤港澳三地政府存在沟通不足的对接问题,故未能充分发挥大湾区的巨大协同效应。其四,认为三地的经济水平始终存在一定差距,再加上内地的法治制度、福利保障等未如港澳地区完善,居民素质、食安状况、卫生条件等软件水平也有待提升,故未能形成足够拉力吸引港人前往发展。

  接下来将探讨港人负面心态的成因:第一,部分港人接触中国大陆的机会相对较少,对中国国情的认知存在较大偏差,故对于融入大湾区存在不少负面的误解与疑虑。第二,日趋复杂的两地矛盾持续加剧香港内生的社会问题,导致部分难以上流的青年及基层市民,将自身对生活的不满迁怒于新移民等中国因素之上。第三,爱国主义教育的长期缺位,令部分港人欠缺国家整体大局观,容易对融入大湾区产生负面的预设立场。第四,社交媒体的同温层特质进一步放大非建制派媒体及意见领袖的负面舆论,引致部分网民对大湾区产生盲反心态。

  三、港人心态对高雄走向国际化的路径启示

  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港澳地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部署,同时还承担着提升粤港澳三地的国际化水平,并以此为着力点推动国家形成全面开放格局的重大战略任务。而新市长韩国瑜上任以来,高雄也将推动自身的国际化,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以下将根据大湾区走向国际的前瞻性经验,以及港人看待大湾区的整体心态,提炼几点对高雄推动国际化的路径启示:

  首先,高雄在推动国际化的进程中,需深入评估民众对高雄定位转型的整体心态,重点关注其中的负面舆情,并积极谋求化解之策,照顾社会不同界别的利益与诉求。其次,重视社交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通过创新生动、理据充分、贴近民众的宣传方式,塑造高雄国际化转型在市民(尤其是年轻人)心目中的正面形象。最后,高雄应更积极地推动两岸对话与交流,鼓励台湾民众亲身接触、认识中国大陆,令他们切身体会到中国大陆的巨大发展机遇,自发形成支持两岸交流的积极心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