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4年12月15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粉丝经济”也不能任性
http://www.CRNTT.com   2020-01-17 08:05:08


  中评社北京1月17日电/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直播和短视频的风口让每个普通人都有“一夜爆红”的可能。随着papi酱、办公室小野、摩登兄弟、李子柒走红,嗅觉灵敏的资本也深度参与进来,明星庞大的“粉丝流量”成为资本竞相追捧的对象。

  曾藏身于明星身后的“粉丝经济”,其商业力量日渐凸显,身形愈发清晰。粉丝经济是因“粉丝”们对自家“爱豆”的支持而产生的经济效益,往往利用粉丝对明星的喜爱进行商业宣传,从而达到营销目的。

  堵不如疏,如何正确地使用好、发展好“粉丝经济”是我们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粉丝经济发展的大势如今锐不可挡,其中蕴含的潜力也将带来新的发展可能性,如之前用直播带货助力脱贫的“网红县长”等,都给予我们启示。

  但部分乱象也应引起我们警觉,如为“爱豆”打榜刷数据,消耗社会资源,催生数据造假的“黑产”;还有营销号、黑公关造谣传谣,不同粉丝群体互相网络攻击等,都需要全社会关注并寻求治理方案。

  “粉丝经济”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涉及到的社会领域也越来越多。既要合理发展,也要避免过度消费,亟需对其进行更加详尽合理的规范整顿,这就要求各方积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社交平台切实打击“刷数据”等违法行为,艺人公司严格回避行业陋习,有关部门明确界定相关单位的责任,粉丝群体积极规范自身言行,多方合力才能让“粉丝经济”在规范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韩彦平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