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8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金融时报:中国或以非关税措施应对贸易战
http://www.CRNTT.com   2018-06-21 14:55:53


  中评社北京6月21日电/英国《金融时报》6月20日发表署名为米强和肖恩·唐南分别发自北京和华盛顿,题为《中国或以非关税措施应对贸易战》的综合报道。文章称,美国的企业高管们担心,特朗普威胁对2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可能引发中国当局采取非关税的反制措施。报道认为在贸易战中,“即便用完了数量型措施,中国也还有充足的武器。”

  报道说,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威胁要扩大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的范围,此举大大增加了中国采取非关税应对措施的几率。美国的企业高管们担心,特朗普最近威胁对高达25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约为美国对华年出口额的两倍——将会引发中国当局采取诸如对美国企业进行突击监管审查之类的应对措施。

  报道认为,最近几个月已经有一些这样的间接证据,中国进口的一些美国食品、汽车及宠物食品被拖延通关,以接受更严格的检查。当时中国海关否认这些检查别有用心,称其“符合国际惯例”。

  报道强调,近几个月来,美国的高管们已警告特朗普政府要预见到中国会做出这样的反应。5月中旬,一群美国企业高管从中国前往华盛顿,与美国政府官员和议员会面。据该商业代表团的成员称,美国政府官员们认为这是一种聪明的策略。作为回应,来访的高管们将话题转向了中国政府采取非关税措施进行非对称回应的能力。

  报道引述了部分美国企业高管对当前中美贸易战引发后果的判断。

  上海美国商会会长季瑞达(Kenneth Jarrett)认为,“如果中国对美国的第二波关税做出回应,一些美国企业将受到伤害,或者是直接被当作靶子,或者是在中国的行政或通关程序中普遍性地遭遇迟滞。”

  总部位于北京的策纬咨询公司(Trivium)的联合创始人安德鲁·波尔克(Andrew Polk)称:“中国在之前与韩国和日本的争端中已经制定了(非关税)策略。即便用完了数量型措施,中国也还有充足的武器。”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