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28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一带一路”开花结果,开放的中国与世界一起前行
http://www.CRNTT.com   2019-04-29 08:30:37


 
  产业合作稳步推进。2013年-2018年,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900亿美元,在沿线国家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超过4000亿美元。截至2019年4月,中国已在24个共建国家建设了82个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上缴东道国税收超过2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近30万个就业岗位。

  文化交流形式多样。2017年沿线国家3.87万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54个沿线国家设立孔子学院153个、孔子课堂149个。中国科学院在沿线国家设立硕士、博士生奖学金和科技培训班,已培训5000人次。 中国每年为周边国家近3万名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2018年,中国接收500名沿线国家青年科学家来华科研,培训科技管理人员逾1200人次。中国累计与沿线国家合作培养数千名公共卫生管理和疾病防控人员,累计为相关国家5200余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2年来,中国向沿线发展中国家提供20亿人民币紧急粮食援助,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资10亿美元,在沿线国家实施了100个“幸福家园”、100个“爱心助困”、100个“康复助医”等项目。

  “一带一路”提供全球治理中国方案。习近平主席指出,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成为共同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发展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发展不足、发展赤字和发展停滞是当代世界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也是解决当代全球性问题的锁钥。所有苦恼着人类的问题,如恐怖主义、地区冲突、难民危机、环境恶化、贫困、饥饿等等,都在发展中找到答案,通过发展予以解决。但是,现行的全球治理体系无法有效促进发展。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动力削弱,全球陷入增长乏力的困境。“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一个打破低增长循环的方法。基础设施是许多国家发展面临的瓶颈。建设高质量、可持续、抗风险、价格合理、包容可及的基础设施,就可以使各国充分发挥资源禀赋,更好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实现联动发展。“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通过商品、资金、技术、人员流通,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了全新的国际合作理念,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确立合作项目,以市场经济原则保证合作项目质量,以发展战略对接原则推动多边合作,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合作走向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目标。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国更加开放。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将采取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加强制度性、结构性安排,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近年来,中国已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不断减少对外资的限制,扩大外资准入领域。2019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外商投资法》,大幅提升外商投资保护水平。2018年中国重新组建国家知识产权局,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今后,中国将继续大幅缩减负面清单,推动现代服务业、制造业、农业全方位对外开放,并在更广领域扩大外资市场准入,在更多领域允许外资控股或独资经营。中国将新布局一批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中国将更大规模增加商品和服务进口。中国是“世界市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中国的进口规模持续扩大,对拉动世界经济增长做出重大贡献。2018年,中国进口总额达到2.14万亿美元。2018年11月,中国举办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吸引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成交额达578亿美元。今后,中国将进一步降低关税水平,消除各种非关税壁垒,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促进贸易平衡发展。

  来源:中国网  作者:李云龙(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