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1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推进“中国智造”需要更多的“大国工匠”
http://www.CRNTT.com   2020-10-25 08:22:57


  中评社北京10月25日电/近日,上海市总工会2020年工匠选树活动公布了新一届“上海工匠”。而国庆期间播放的纪录片《上海工匠》第六季,讲述了其中几位工匠的故事。

  纵观我国历史,从不缺乏能工巧匠,如鲁班、蔡伦、张衡、毕升、墨子、黄道婆、沈括等,也不缺工匠精神,然而,因多方面的影响,近现代以来,我国的工匠精神却在弱化。

  殊不知,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推进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已成为必然。尤其是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更需要“大国工匠”的“智造”。因为要想打动消费者,产品应该兼顾“质造”与“智造”。质造是智造的前提,但智造反过来又有力保障了质造。所以,在这方面,每一个有志于提升中国制造的水平的品牌都需要充分关注这两个方面。那如何让大国工匠为“中国智造”保驾护航呢?

  首先要弘扬“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精神。弘扬工匠精神,一方面要在全社会营造尊崇工匠精神的社会风尚,如设立技术大师工作室,倡导拜师学艺等。另一方面要尽快扭转社会上依然存在轻视职业教育、不重视技能人才以及“蓝领工人不是人才”的旧观念,多措并举地激发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其次要提质“大国工匠”。我国是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总体而言,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关键在于提高创新能力,而大国工匠是助推创新的重要源泉。大国工匠不是因循守旧的从业者,而是在坚守中追求突破、不断创新的技术传人,努力把工匠精神融入生产制造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真正把敬畏职业、追求完美落实到行动中去,去实现突破创新。这就需要我们紧扣时代的发展和需要,加大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尤其是职业院校在课程设计上更加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造就更多的既有扎实理论功底,又善于实际操作的行业精英。

  第三要激励“大国工匠”。高素质、高技能的产业工人,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刚需”。而培养大国工匠不能只说在嘴上,更须落实在行动上。这就需要我们大力提升高技能领军人才的政治待遇、经济待遇和社会待遇水平,全面加强服务保障,发挥高技能领军人才在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营造优越的人才环境,引来更多人才。同时,不断完善技术工人评价工作和技术工人平等享受待遇政策,加大劳动和技能竞赛培养选拔力度,落实好技术工人休息休假权利,广泛宣传技术工人劳动成果和创造价值,竭尽所能创造“软环境”,让更多技术工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全方位拓展技术人才的成长空间,充分激活他们的创新创造活力,这也是打造大国工匠、推进“中国智造”的务实之举。

  来源:东方网  作者:刘纯银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