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北青报:抓住秋粮生产“大头”
http://www.CRNTT.com   2020-08-06 10:12:26


  中评社北京8月6日电/北青报:抓住秋粮生产“大头”

  来源:北青报 作者:于文静 周楠

  头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种到立秋后。当前正值南方中晚稻和北方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生长发育的关键期。秋粮产量约占全年粮食的四分之三,抓好粮食生产的“大头”,争取秋粮有个好收成,才能为全年的粮食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春耕夏耘,农业生产的性质就是与汗水相伴、环环紧扣。今年夏粮已实现十七连丰,早稻也有望丰收,为全年粮食生产开了个好头。秋粮主要包括玉米、中晚稻和大豆。今年秋粮面积稳中有增,在田作物长势良好,可以说全年丰收有较好基础。

  如今的秋粮,既是“米袋子”,又连着“菜篮子”。不仅关系国家粮食安全,也关系百姓餐桌品种是否丰富,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能否满足?

  秋粮的主要作物之一是玉米。作为重要的饲料作物,玉米对于稳定肉蛋奶供应意义重大;稻谷是重要的口粮品种,这饭碗要稳稳端在自己手上;大豆是重要的植物蛋白,用于制作豆腐、豆浆等,关系着健康营养和舌尖上的美食。

  抓好今年秋粮生产,首先要抓好防灾减灾。当前正值防汛抗旱关键期,南方一些地区遭遇台风和洪涝影响,辽宁西部等地出现旱情。相关地区要加强灾害监测预警,提早做好应急预案。加大机具和人力投入,及时排涝除渍,做好生产资料调剂调运,指导农民搞好补种改种。要加强指导服务,帮助受旱地区迅速落实科学抗旱各项措施。

  抓好秋粮生产,要多措并举,实现虫口夺粮。当前正值玉米病虫害高发期,全国农技中心会商也预计今年中晚稻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各地要加强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害监测,及时开展理化诱杀、人工除杀或化学防治。相关边境地区要继续强化黄脊竹蝗监测,实施分区治理,确保不扩散、不危害、不成灾。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