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8月14日电/30多年前,浙江嵊州人余永新和妻子背着擀面杖、蒸笼等家伙,坐20多个小时火车到了北京。他们在异乡街头开起了小吃店,成了嵊州小吃产业的第一批开拓者。
30多年后,余永新仍未停下脚步。他在山东盘下一间百余平方米的铺子,挂上设计新颖的店招,采用统一品牌、统一品质、统一服务,打造一家嵊州小吃示范店。
余永新经营事业的背后,是嵊州对小吃经济的大力扶持,向外推进小吃统标、金融支持、品牌营销工程,向内打造综合平台、推动文旅融合产业发展。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嵊州小吃已在全球拥有3万余家门店,从业者8万余人次,年营业额超110亿元。在浙江甚至全中国,它都可以算得上餐饮界一朵“奇葩”。
带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嵊州小吃,如何在全国小吃产业版图中占据一席之地?互联网快速发展和消费升级趋势,又会给传统的嵊州小吃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近日,记者来到嵊州,追寻小吃的传奇故事。
面临困境 如何推动小吃标准化?
嵊州这座小城,对食物的追求延续千年。根据史书,嵊州自秦汉置县以来就有“十四夜,以菜煮糍食之,谓之亮眼汤”的记载,“糍”慢慢演化,变成了炒年糕。如今的嵊州,已经有了小笼包、麦禾、春饼等近百种小吃。
改革开放之初,嵊州人在全国许多城市的路边支起摊子卖小吃。那时,深圳、广州、上海等地吸引了一批批打工者、创业者,他们对廉价快餐的需求,推动着嵊州小吃的快速发展。
在北京开小吃店20多年的叶英告诉记者,当时,普通居民的工资一个月才几百块,他们做一块钱一笼的小笼包,一天就能卖三四百笼。
此后,当地农村人口纷纷外出。据嵊州小吃协会会长李康义统计,在外做小吃的嵊州人,1996年有1万多人,2002年达到3万多人,2017年时已经超过4万人。
但红火背后,藏着隐忧。引起李康义警觉的,是前些年北京出台的一项规定:东城、西城等中心地区限制新建经营场所使用面积低于60平方米的餐饮企业。因难以承担高额租金,不少嵊州人将店铺从朝阳搬到丰台,甚至搬出了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