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3月30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中国专题 ->> 今日评说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以经济联系增强让美忧心
http://www.CRNTT.com   2019-07-12 09:17:32


以色列海法港(资料图片)
  中评社香港7月12日电/中国与美国间日益升级的地缘政治冲突也波及了以色列,特拉维夫必须在其与亚洲贸易伙伴间的合作共赢和与最重要的盟友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间找到平衡。

  据埃菲社7月9日报道,从货船上卸下货物的金属起重机成了以色列北部港口城市海法的特色景观。这里作为以色列的主要港口之一,从2021年起将由一家中国企业经营。这表明了北京在以色列以及该地区所占的经济分量日益增加,这也令美国忧心忡忡。

  中东的“心脏”以色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海上线路,其90%的进口商品是通过海路运输的。位于阿什杜德和海法等地中海城市的重要港口是以色列海上贸易路线的关键点。最南端通往红海的关键港口城市是埃拉特。

  “中国在这里的角色相当突出。”特拉维夫大学国际贸易教授、中以经济关系专家加迪•阿里亚夫表示。

  他指出,2018年中国是以色列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约140亿美元。此外,中国还是以色列在亚洲第一大出口目的国。

  以色列国家安全研究所成员阿萨夫•奥里翁表示,有很多贸易源源不断从中国来到以色列,中国这个拥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提供的大量经济机遇是以色列想要抓住的。

  奥里翁指出,过去10年间,以中两国的经济关系不断加深,很多“极具竞争力”的中国企业进入以色列,显现出在大型建筑项目中“很强的能力”。

  根据当地媒体报道,目前有十几家属于中国政府的企业在以色列展开基础设施建设,参与了诸如阿什杜德新港、特拉维夫轻轨等重大建设项目。

  奥里翁表示,北京将以色列视为一个“创新极”,希望通过在以色列的投资推动自身高新科技能力的发展。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