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2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央行:加强债市评级行业监管
http://www.CRNTT.com   2020-12-15 12:06:08


  中评社北京12月15日电/据中国经济网报道,记者13日从央行网站获悉,为进一步规范信用评级行业发展,2020年12月11日,人民银行组织召开信用评级行业发展座谈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信用评级是债券市场的重要基础性制度安排,关系到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大局。近年来,我国评级行业在统一规则、完善监管、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但也存在评级虚高、区分度不足、事前预警功能弱等问题,制约了我国债券市场的高质量发展。评级行业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坚持职业操守,勤勉尽责,努力提高评级能力,提升评级质量。监管机构、发行人、投资人等各方应各尽其责,共同推动我国评级行业健康发展。

  潘功胜强调,人民银行将会同相关部门共同加强债券市场评级行业监督管理,强化市场纪律,推动我国评级技术进步、提高评级质量,提升信用等级区分度,进一步推动评级监管统一,真正发挥评级机构债券市场“看门人”的作用,促进评级行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业内人士表示,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未来评级行业可能加速分化和整合。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其中取消了对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应当委托具有从事证券业务资格的资信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级的要求。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俞春江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信用评级进一步对内对外开放,国际评级机构先后获准在境内开展评级业务,金融科技领域的龙头企业也获准备案为评级机构。与此同时,评级机构的准入转为备案制,不再实行总量控制。公司债公开发行强制评级要求的取消,加速了评级需求从监管导向转为投资人需求进程,因此可以说信用评级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局。他说,一方面,预计评级机构间的分化将加剧,债券注册制下更多发行人进入债券市场,意味着评级需求扩容,同时投资人付费评级的需求也将趋于成熟,可能形成发行人委托评级和投资人委托评级并存的评级机构;另一方面,评级业将加速资源重组整合,或导致部分评级机构出局。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