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国老年人的“新饭局”
http://www.CRNTT.com   2018-07-13 16:19:52


  中评社香港7月13日电/临近中午,88岁的老人刘宗炎就会步行几分钟,到离家不远的老人食堂吃饭,风雨无阻。

  “儿子、儿媳都是医生,平常工作很忙。”他说,早几年在家自己做饭还没问题,如今年纪大了,儿子总担心他忘关煤气。

  据新华社报道,刘宗炎所去的侨颐食堂,位于中国南方广州市老城区六榕街,辖区老年人口比例接近20%。食堂一天就能接到近300人订餐。

  侨颐食堂张贴出来的备忘栏,细致记录了用餐老人的种种忌口。待老人坐定,志愿者用托盘把饭菜一份份端上餐桌。

  侨颐食堂负责人邹粤红说:“饭菜为老人特别定制,以蒸煮为主,少油少盐,营养健康,软糯可口。”

  刘宗炎吃得很香,很快吃完一碗,又去加了米饭。

  广州的户籍老年人口高达161万人,是中国老龄化社会凸显的缩影。数据显示,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41亿人,占总人口比重17.3%。

  痛点即需求,老人食堂的建立源于广州市对居家养老难题的精准出击。

  “我们通过对1020名老人入户调查和访谈发现,中午用餐问题是居家老年人的最大‘痛点’。”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王福军说。

  2016年,广州市出台文件,要求在市中心城区居家老人步行10-15分钟范围、外围城区20-25分钟范围建设助餐配餐服务网络。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