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24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中国专题 ->> 神州瞭望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金融业的开放逻辑
http://www.CRNTT.com   2018-05-25 06:40:16


资料图片:行人从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门前走过。新华社
  中评社香港5月25日电/最近,中国金融开放的步子似乎加快不少:本月起,沪港通、深港通每日交易额度扩大4倍,更多外资获得进入A股的渠道;月初,瑞士银行的申请已获证监会受理,有望成为首家在中国内地控股证券公司的外资机构;18日,中国央行发布通知,允许境外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和境外人民币业务参加进一步进入境内银行间市场;而6月1日,A股正式纳入MSCI(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新兴市场指数。

  美国《侨报》5月23日载文《中国金融业的开放逻辑》,文章说,根据中国央行行长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公布“时间表”,放宽银行、证券、资管和寿险公司外资持股比例和经营限制等11项金融开放政策将在6月30日前执行。

  金融开放被中共十九大列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之一。近期中国一系列金融开放政策意味着新一轮改革业已启动。如同前进路上的汽车要注重刹车和方向盘的配合,金融领域的开放,把握开放的节奏和时机至关重要。

  首先是时机。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各方面成绩卓著,金融领域也实现了从无到有发展和大跨步的开放。但是,如果横向比较,中国金融业的开放度仍然相对较低。以银行业为例,截止2016年底,外资银行资产占中国银行类机构总资产的1.3%,该占比远低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高于10%的水平。在保险业,外资资产占在2016年达到5.6%。而外资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兴趣则与之极不匹配。因此,外界总对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度持抱怨态度。

  实际上,中国幷不缺乏金融领域的开放意愿。“以开放促改革”,是过去几十年中国发展的信条。众所周知,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处于从属地位,但其对实体经济各行各业的影响非常重要。因此,建立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金融体系,至关重要。

  如今的中国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除了仍然是出口贸易大国外,中国企业也“走出去”开始在海外投资,不断参与全球经济。同时,中国致力于构建一个与世界互联互通的市场,而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至关重要。本轮金融开放正是因应这样的时代要求。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