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3月30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对气候变化影响重大 中国新政为全球带来希望
http://www.CRNTT.com   2018-07-23 09:53:30


中国煤炭消费比重持续下降。图为一列满载煤炭的火车。
  中评社香港7月23日电/中国已成为限制气候变化影响的政策和外交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7月20日报道,现在哥伦比亚大学任职的前美国能源官员戴维•桑达洛撰写了一份报告,对2017年中国的排放和煤炭使用情况进行了广泛研究。该研究分析了中国政府最近关于气候的政策举措。

  中国制定了广泛的气候政策,将其载入国家的五年计划和省级与地方级的蓝图中。因此,报告称,它正在实现其主要的气候变化目标,包括一项降低碳强度的措施,令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不迟于2030年达到峰值,到那一年,五分之一的能源将来自非化石燃料来源。

  2017年,中国排放了117亿吨的温室气体,其中包括92亿吨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加速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报告称,经过两年的稳定运行,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17年有所增加,先期估计增长率范围在1.4%至4.1%。

  2017年之前,中国的煤炭消费和排放量已经趋于平缓,这为全球气候变化政策的拥护者带来了希望。

  气候和能源研究人员表示,一个国家的碳排放量是否达到峰值是无法在当时就弄清楚的,只有过几年后才能出现明确的全貌。美国就是如此,直到前不久,美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据挪威一个研究小组称,美国的排放量在2007年达到顶峰,然后才开始下降。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