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6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精准提供金融服务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19-07-13 08:38:42


努力精准提供金融服务,不仅可以为需要发展的领域提供支持,更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
  中评社北京7月13日电/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金融领域的体现就是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和多层次。如何配合这种需求提供有效供给?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在近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要坚持有扶有控,努力精准提供金融服务,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逐步压缩退出“僵尸企业”,把无效、低效占用的信贷资源腾出来,支持需要发展的领域。

  经济日报发表专栏作者张国栋文章表示,努力精准提供金融服务,这样的“下一步”可谓“靶向”正确,契合了实际需求,不仅可以为需要发展的领域提供支持,更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

  当前,中国在加强金融有效供给、优化融资结构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比如今年上半年,中国基础设施行业贷款新增达到了1.32万亿元,科技服务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贷款增速均保持在15%以上。中国金融供给总量虽然在持续增长,但金融供给的结构性、有效性还存在一定不足,对于需要发展的领域的支持还不够。因此有必要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金融供给质量,减少无效供给或低效供给,更好地满足需求结构。同时,这也将促使金融行业出清并使实体经济的金融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

  不久前,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出席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时强调,融资市场体系要更好地适应企业的生命周期。目前,信贷在金融融资结构中占比80%以上,比例过高。企业过度依赖银行,与企业生命周期和生产周期不能很好匹配,既容易造成大中型银行过度挤占信贷资源,又使小微企业和创新项目缺少必要的孵化资金支持。此外,在融资结构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尤其是中国社会融资体系仍以间接融资为主的现状亟待改变。

  这就需要精准提供金融服务。这既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一直强调的重点,也是彻底改变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一条腿短一条腿长不平衡格局的重要选择。其要旨是更加注意尊重市场规律、坚持精准支持,选择那些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主业相对集中于实体经济、技术先进、产品有市场、暂时遇到困难的民营企业予以重点支持。

  文章指出,实践证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条主线。结合当前形势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银行业面临诸多发展机遇,而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找准金融服务重点,精准提供金融服务,则是其中的“精髓”。找准金融服务重点,精准提供金融服务,就要大力调整融资结构,扩大直接融资,为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同时,要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出发点,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