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2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与目标取向
http://www.CRNTT.com   2020-09-03 09:04:16


  中评社北京9月3日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向未来,我们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近日召开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刻地阐述了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的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进一步强调要“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是新形势下中国参与国际合作、培育竞争新优势的行动指南,我们应当深入学习领会。

  从国内循环到国际循环的理论逻辑

  经济日报发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原副校长(副院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王东京文章表示,一个国家经济要保持持续健康发展,首先是国内经济循环必须畅通。关于国内循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以产业资本为对象作过精辟分析,并提出了产业资本循环的总公式:G—W…P…W’—G’。根据此总公式,马克思把资本循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购买生产资料与劳动力,即货币转化为商品(G—W)。马克思说,“这是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一个具有特征性质的因素”;

  第二阶段,将购买的生产要素投入生产,并生产出高于所投入生产要素价值的新商品(W…P…W’);

  第三阶段,商品再转化为货币,资本实现增值(W’—G’)。马克思指出,这一阶段“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

  马克思分析的虽然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但所揭示的却是产业资本运动的一般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追求最大化利润,资本都必须依次通过以上三个阶段,变换三种形式,实现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有机统一。马克思还特别指出,一个国家国内资本循环要顺利进行,关键是要完成商品到货币的惊险跳跃,否则产品过剩,再生产就将难以为继。

  纵观人类经济发展史,完全印证了马克思的分析。18世纪中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发达工业国家就开始大规模对外输出商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趋势与劳动人民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导致资本家不能在国内市场实现商品到货币的惊险跳跃,所以不得不寻找国外市场。再往前追溯,盛行于16世纪至18世纪的欧洲重商主义思潮,主张政府“奖出限入”,其目的也是向海外输出商品,转移国内过剩。

  1929年至1933年,西方世界发生了经济大萧条,为化解生产过剩危机,凯恩斯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总供求平衡的条件是“储蓄等于投资”。意思是说,当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时,政府可以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需求,让储蓄转化为投资。应该说,凯恩斯理论曾为战后西方国家创造了20年的经济繁荣。可是到了上世纪70年代,这些国家却纷纷陷入“滞胀”,凯恩斯理论不攻自破,受到了众多的指责与批评。

  为挽救凯恩斯理论,凯恩斯的追随者将视野从国内市场转向国外市场。我们知道,凯恩斯本人只是研究国内企业、居民、政府三个部门间的内循环,可由于政府刺激需求仍不能彻底解决过剩问题,于是他的追随者将“国外部门”引入凯恩斯的分析框架,指出当一国商品出现过剩时,可通过扩大出口化解过剩。如此一来,凯恩斯的理论体系就从国内循环变成了国际循环。目前流行的所谓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也是由此而来。

  凯恩斯追随者提出的“三驾马车说”,无疑是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国际市场转移过剩提供了理论支撑。二战后,美国因战争期间大规模发展工业,导致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从1947年起,美国启动实施“马歇尔计划”,以对外援助的名义向欧洲各国大量输出工业品。在此期间,美国通过大规模出口不仅成功地消化了国内过剩,而且大大加速了经济增长。时至今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不断制造贸易摩擦,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对外转嫁国内危机。

  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目标取向

  文章分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参与国际经济循环,其动机是为了转移国内生产过剩,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为何要扩大开放?显然,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并不是为了转移过剩。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尚处于经济短缺状态,并不存在生产过剩问题。我们参与国际经济循环,是为了合作共赢,共同分享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给人类社会创造的福祉与红利。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扩大开放有深刻阐述。他在2018年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指出:“追求幸福生活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人类社会要持续进步,各国就应该坚持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独占。”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他又指出:“从历史的长镜头来看,中国发展是属于全人类进步的伟大事业。中国将张开双臂,为各国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实现共同发展。”

  国际分工和贸易可以增进人类福祉,亚当•斯密和李嘉图早就证明过。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两个国家若按绝对优势分工,通过交换可以双赢。他用下面简单的理论模型作过分析:假如英国和葡萄牙生产10尺毛呢与一桶葡萄酒,英国的单位成本分别是100小时与120小时;而葡萄牙的单位成本分别是120小时与100小时。两相比较,英国的绝对优势是生产毛呢,葡萄牙的绝对优势是生产葡萄酒。若两国按绝对优势分工然后彼此交换,双方皆可节省20小时成本。

  对斯密的分工理论,后来李嘉图又作了拓展。李嘉图问:假定10尺毛呢可换1桶葡萄酒,英国生产10尺毛呢需100小时,酿造1桶葡萄酒需120小时;而葡萄牙生产同量的毛呢与葡萄酒分别只需90小时、80小时。这样葡萄牙在两种产品生产上都占绝对优势,英国皆处于劣势。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与葡萄牙是否应该分工呢?李嘉图的结论是,一个国家与他国比虽无绝对优势,但也可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

  对上面这个结论,李嘉图的解释是,若葡萄牙专门生产葡萄酒,就能用80小时生产的葡萄酒,换取自己用90小时才能生产的毛呢,可节约成本10小时;若英国专门生产毛呢,则可用100小时生产的毛呢,换取自己用120小时才能生产的葡萄酒,可节约成本20小时。可见,当一个国家不具有绝对优势时,也应参与国际分工。

  李嘉图所讲的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自己与自己比的优势。既然是自己与自己比,这种优势当然总会存在。而由此推出的经济学含义是,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只要按照各自比较优势分工,皆可分享国际分工所带来的收益。也正因如此,亚当•斯密曾经讲:“如果其他国家提供的某种商品比我们自己生产更便宜,那么与其我们自己生产它,还不如输出我们最擅长生产的商品,去跟外国交换。”

  中国对外开放的实践表明,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确实可以提升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亿元,上升到2019年的近百万亿元;2010年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9年底外汇储备达到31079亿美元,资产规模居全球第一。而且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已连续多年保持在30%左右,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