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世界 ->> 专家观点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富权:林信义出席APEC峰会会否故伎重演?
http://www.CRNTT.com   2024-10-22 10:52:29


  中评社香港10月22日电/澳门新华澳报22日发表富权文章:林信义出席“APEC”峰会会否故伎重演?以下为文章内容。

  在经过一波三折的折腾后,台湾当局昨日终于宣布,将由“总统府资政”、台杉投资管理顾问公司董事长林信义,代表“中华台北”出席将于十一月十五日至十六日在秘鲁利马举行的二零二四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今年秘鲁“APEC”的主题为“赋权、包容、成长”。
  
  今年代表“中华台北”出席“APEC”峰会的人选,赖清德曾经耍了几手“政治手腕”。先是提出由曾出任“副总统”的陈建仁作代表,但遭到东道主拒绝,理由是“APEC”的运作由会员体采取“共识决”,希望由无政治背景的人士参与。后来又放风将由二零零七年代表“中华台北”的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出席,但遭“总统府”否认,仅称替代人选还在讨论中。最后是内定由林信义担任“中华台北”代表,并告知秘鲁,秘鲁方面也已接受,并派特使赴台正式递送邀请函。
  
  即使如此,赖清德仍然在耍政治手段,声称林信义是台湾当局的“领袖代表”,意图偷渡“独立主权”的谬论,把作为地方经济体的“中华台北”提升到“国家”的地位,与“APEC”的成员中,除“中华台北”和“中国香港”的地方经济体会员之外的国家成员体“相提并论”。
  
  实际上,在一九九一年中国和“APEC”签署的《谅解备忘录》中,明确定义中国是主权国家,台湾、香港则为地区经济体,因此台湾地区是以“中华台北”(Chinese Taipei)的名义年加入“APEC”。也因为香港同为地区经济体,一九九七年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后,在“APEC”里,香港的名称改为“中国香港”(Hong Kong, China)。
  
  一九九三年,在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的倡议下,“APEC”拍板每年举行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以为区域合作提供更大的战略视野与方向。在中国和“APEC”签署的《谅解备忘录》的规范下,由于“中华台北”只是地方经济体,因而其出席峰会的代表,只能是代表“中华台北”,并非是台湾地区领导人的“代表”。但由于同是地方经济体的香港,在已经确定于一九九七年回归,因而届时在改名“中国香港”的同时,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可以出席“APEC”峰会。因此,台湾当局虽然不敢公然称林信义为“赖清德『总统』的代表”,但却使用了“领袖代表”一词,是企图“偷换概念”、“瞒天过海”。
  
  赖清德为何会挑选林信义作“中华台北”的代表出席今年度“APEC”的峰会?据“总统府”总统府发言人郭雅慧表示,林信义曾三度参与“APEC”会议,熟悉“APEC”运作及议题,并分别于二零零零年文莱及二零零一年上海代表“中华台北”参加“APEC”部长级年会,二零零五年获陈水扁指派担任“领袖代表”,率团参加在韩国釜山举行的“AOEC”峰会,皆圆满达成任务。
  
  郭雅慧又表示,林信义为现任“总统府资政”兼“行政院经济发展委员会”顾问,资历横跨公私部门。出身企业经理人,于企业历练中华汽车副董事长、新安产物保险公司董事长职务之后,以企业管理专才进入“政府”任职,先后担任“经济部长”、“行政院副院长”兼“经建会”主任委员、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董事长等要职,熟娴“国家”经贸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这就暗示,林信义既是民间企业主,也是“政府”官员。
  
  当然,从历年担任出席“APEC”峰会的“中华台北”代表的人选看,从萧万长、辜振甫、江丙坤、彭淮南、李远哲、林信义、张忠谋、施振荣、连战、宋楚瑜、张忠谋等人的背景看,即使是民间财团人士,也大多具有“总统府资政”之类的官方身份,甚至曾经出任部会首长级的官员,但既然按照《谅解备忘录》规定,台湾地区的“经济部长”可以出席“APEC”的“双部长会议”(台湾当局的“外交部长”不能出席),因而具有这些官方背景人士代表“中华台北”出席“APEC”峰会,是合规的。至于曾经出任“副总统”和“行政院长”的连战、萧万长也能出席“APEC”峰会,那是在承认“九二共识”的马英九当政的时期,而且两人也承认“九二共识”。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