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16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网评:发表论文与学位脱钩是理性纠偏
http://www.CRNTT.com   2020-08-07 00:16:12


  中评社北京8月6日电/北青报:发表论文与学位脱钩是理性纠偏

  来源:北青报 作者:张涛

  8月3日,中国传媒大学召开研究生教育会议,全面拉开了该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大幕。此次改革中,中传在规范博士生和学硕生科研训练、专硕生实践训练等方面,设置多元化学术评价指标体系,取消硕士生发表学术论文与学位资格挂钩的陈规。

  我国《学位条例》规定,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通过硕士、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相应学术水平者,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由此可见,法律对于研究生只有学位论文要求,并未规定必须发表论文。2008年,教育部在官网回答网友提问时就曾公开表示,“一些学校和学科要求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时,必须发表若干篇论文、必须是第一作者等做法,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从未对此做过统一规定。”

  但迄今为止,仍有不少高校将发表论文与颁发学位挂钩,有的甚至要求必须在核心期刊发表,对于论文数量也有要求。其初衷固然是为了督促大学生认真学习,培养科研能力,但也不排除一些高校将发表论文作为“显绩”体现人才培养质量的考虑。再者,如何衡量研究生学术水平,也是一个技术活。在有的高校看来,与其劳心费神制定各种评价指标,不如依据发表论文数量更简单直接。

  以论文论英雄的不合理之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研究生的科研方向不同,基础学科的研究生主要是科学实验训练,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生则侧重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工程技术类及应用性较强学科的研究生应加强实际工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训练。不管学科的各自特点,一刀切地以发表论文来检验水平,无疑有欠妥当。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