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3月29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数字经济发展背后的四个认识
http://www.CRNTT.com   2020-05-20 08:06:18


  中评社北京5月20日电/认识一:我国已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产业化之路仍很长

  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数字”,像网红带货、云上旅游、线上买菜,已成为老百姓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模式正在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大家把这样的时代称为数字经济时代。

  数字经济是人类生产函数的一场范式变革,是经济运行模式的一次形态重构。如何定义一个经济体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从学理逻辑看,就是形成了以数字产业化为动力主体、以产业数字化为融合实体的经济体系。从经济指标看,就是看数字是否成为创造经济增加值的核心生产要素。浙江省2019年数字经济总量占GDP的比重超过42%,全国也超过34%的水平,可以说开始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也表明我国发展数字经济的条件基本成熟。

  但是,我国数字经济的短板也是明显的。目前主要是解决产业数字化问题,通过数字给产业解决渠道、融资、信息传递等问题。当前,数据分析技术、数字科技创新、工业互联网、AI促进制造业创新等方面才起步,数字本身能够创造的价值还没有足够显现出来。原因是底层基础设施系统还没有解决好,比如,支撑数据交互、数据管理、数据治理等的基础平台做得不够,再比如,以5G为代表的基础设施体系才刚起步,数字治理体系尚不健全,数字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仍处于探索初期。

  认识二:数字经济创造了新就业,未来还要解决就业结构问题

  这次疫情催生了AI训练师、AI陪聊师等新职业,加速了云办公、云教育等新业态的成长,创造出新岗位。正是这些新岗位和新业态的发展,能够让几亿人在疫情期间隔离在家,解决好生存和生活的需要,且没有出现重大社会问题。这充分体现了数字经济的强大魅力,这在人类发展史上都是奇迹。这次疫情让数字产业抓住了机遇,实现转危为机,实现拐点突破。特别是我国的数字产业利用这次契机,改变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传统生产、消费习惯,经过3个多月的适应,已经在虚拟生产和生活方式上形成新的轨迹,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数字经济会更加强大。

  但是,新岗位和新业态主体上仍属于人和组织的生活空间和生存空间迁移,从物理世界迁移到虚拟世界。这里虽有就业增量,但更多的是存量的流动。要解决好当前面临的就业压力,关键是通过数字经济发展让智能制造业、数字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得到充分释放,实现产业在空间上的重新布局,从根本上解决就业结构问题。比如,让大学生去三四线城市、去农村城镇,与一二线城市享受同等的社会服务,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机会利用数据、物联网、互联网,平等利用各类生产要素,实现就业带动创业。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