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经续会」对于两岸经贸发展之影响
http://www.CRNTT.com   2006-12-22 10:09:42


两岸经贸可望再跨一步
  中评社讯╱题:「经续会」对于两岸经贸发展之影响 作者:蔡宏明(台湾),工业总会副秘书长

  七月二十七至二十八日召开的「台湾经济永续发展会议」(简称「经续会」),希望针对台湾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长期性、结构性问题深入探讨,并拟定未来台湾经济永续发展的总体策略及做法。在会议准备、分组讨论期间,对于两岸经贸议题衍生极大争议。「经续会」对于未来两岸经贸发展之可能影响,值得观察。

  「经续会」的由来

  二○○一年陈水扁为了提振台湾经济,成立一个临时性、专业性及咨询性的经济发展谘询委员会--「经发会」。也就是经发会所获致的宝贵结论,对于相关制度的建立、法规的大幅松绑、投资障碍的排除,以及行政效率的提升都有相当的助益,特别是达成松绑「戒急用忍」政策,带动两岸经贸。台湾的工商业界认为,在台湾经济低迷与两岸经贸前景充满不确定的情况下,政府有必要「二次经发会」,俾集思广益,积极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对此,陈水扁今年元旦演说中,提出筹开「二次经发会」,做好沟通,凝聚共识,进一步检视未来台湾整体经贸发展策略,并在产业振兴和社会公平之间、在繁荣进步与均富正义之间,寻求新的平衡点。同时,执政党规划「以先由行政部门与产学界形成共识,再与在野党进行政党协商的二阶段方式进行。」但是由于陈水扁元旦演说中,强调「积极管理、有效开放」将是未来两岸经贸政策的新思维与新作为,引发在野党质疑陈水扁的目的,是希望在野党为当前经济问题与「积极管理、有效开放」背书。由于在野党杯葛,「二次经发会」胎死腹中。

  行政院长苏贞昌上任后,为改善投资环境,解决结构性、争议性的台湾经济与两岸经贸问题,行政院于三月十日宣布将召开「台湾经济永续发展会议」,期待利用这个平台搜集建言并与工商业界进行沟通,广泛征询意见。

  原本初拟三大讨论方向(完善社会安全体系、提升经济长期竞争力、全球布局及两岸经贸)进行议题准备等工作,但因为瑞士洛桑管理学院(IMD)公布「二○○六年全球竞争力评比报告」中,台湾的总排名由第十一名骤降为十八名,大陆则一举上升十二名,排名十九名,紧跟在台湾之后,因此台湾经济永续发展会议增加「提升政府效能」和「财政金融改革」两项议题。

  基本上,在会议定位上,经续会性质定位为临时性、辅助性及谘询性会议,但本会议达成之共识对参与之行政及立法部门具有政治拘束力,行政部门须承诺尽力推动,立法部门亦须承诺尽力促成相关法案通过。

  至于其决策方式,会议以不表决为原则,各项议题之结论以协调沟通达成,若无异议者列为「共同意见」,行政部门须承诺尽力推动;否则列为「多数意见」及「其他意见」,也将纳人行政院重要施政的参考。

  在此一机制下,经续会由行政院长苏贞昌、立法院长王金平及中华经济研究院董事长萧万长任共同召集人并主持会议,其目的在于形成未来落实决议之共识基础。

此外,在经续会规划、筹备期间,国亲两党已经清楚表达不参与经续会,不为民进党背书。但在实际执行上,包括李纪珠、刘忆如等国亲立委都以个人或学者名义出席,也保留一些弹性与空间。

  两岸经贸议题争论不休

  两岸经贸议题是经续会中,最具争议性课题。即使是在「预备会议」中,两岸经贸议题就成为争议焦点。原本「如何稳健推动直航、三通」被列为题纲,但在与会代表质疑为「预设推动直航立场」的情况下,改为「两岸直航与三通」之「中性」文字。在两岸金融部分,也以「金融业与台湾经济发展、两岸及国际化问题」作为讨论题纲。

  至于,在讨论过程中,则处处见「开放与否」、「两岸经贸发展宜宽宜紧」的争议;对于开放大陆观光客来台及台商赴大陆投资议题,亦有不同见解。例如,主张开放者认为,两岸经贸应视为全球布局的一环,政府政策应尊重市场机制,给予台商赴大陆投资鼓励与协助。

  其中,工业总会主张目前政府限制实收资本额新台币八千万元企业赴大陆投资金额上限,除有百分之四十投资上限限制外,还有依照净值规模递减投资比例,对于厂商全球布局极为不利。因此工总具体建议,对于实收资本额五十亿元以下的企业放宽净值百分之四十投资上限的限制,对于实收资本额五十亿元以上的企业取消其净值规模递减投资的比例,即均按企业净值百分之四十计算其上限。同时,将现行个案累计投资金额超过两千万美元的专案审查门槛,放宽至个案累计投资金额超过六千万美元者才需专案审查。不过,台联代表当场提出反对,主张在中共未放弃武力对台前,台湾产业到大陆投资风险未评估前,不能讨论放宽百分之四十的问题。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