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台湾「公投案」之政治逻辑分析
http://www.CRNTT.com   2007-09-11 16:06:34


陈水扁的「入联公投」是明知不可而故为
  中评社讯╱题:台湾「公投案」之政治逻辑分析 作者:杨开煌(台湾),铭传大学公共事务学系教授

  公投为台海两岸投下变数

  陈水扁为了2008年选举的考量,提出「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的公投案企图重施以「公投绑大选」方式,以便激起对扁七年政绩不满的深绿群众,可以在明年的大选中继续支持民进党的候选人,以便在民进党胜选之后,陈水扁还可能可以继续保持其对台湾政坛的影响力;因此,「公投案」的最初提案,应该说完完全全是为保民进党胜选,和陈个人政治生命考量的「内部消费」的选战策略而已。

  然而,台湾的蓝军已经在大选中两度败阵,自然也看穿了扁的伎俩,因此采取「黏」字诀的选战策略。另外从现实面来说台湾虽然生活在国际社会中,但在国际参与上屡遭排挤也是事实,于是蓝军面对陈的「公投案」采取了「修正跟进」另提新案的办法;这样台湾朝野启动的「公投」案,就产生外溢作用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注意。

  然而大陆和美国很快都作出反应,中共将台湾的「公投」案定性为变相「统独公投」、「影响地区安全」,美国认为此举属「片面改变现状」、「违背『四不一没有』之承诺」,之后国际社会也是一片反对之声,扁又以投信的方式为台湾「入联」一事加码升温,结果自然激起更大的反对。中共的「中台办、国台办」更在7月24日立即发表负责人讲话,指责陈的做法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阴谋家,一个不惜断送台海地区乃至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破坏者。」从中共的角度来看,台湾的「公投」案和陈的投信「入联」都是明知不可而故为,所以台湾的这些作为就是对建构两岸和平、稳定关系的破坏;从台湾的角度来看,在目前的两岸关系下,台湾是“没有承认的存在”,此种存在是没有身份,没有主体,无法自保的「虚」在,这是其他实在的国际法人无法体会的,所以台湾必须以他自己的方法来彰显自己。当然方法可以有很多种,但值此两岸政权均将调整之际,台湾朝野选择「公投」(referendum)方法,确实为台海现状投下变数。

  台湾朝野选择「公投」之原因

  每个人都知道陈水扁的「公投」就是为选举,没有什么深厚的战略思考。但关键是:何以这样一个对现实国际没有任何意义的策略,在一个民主、开放的台湾可能成为胜选的招式?个人以为根本的原因有二:

  第一、是台湾民主的困境。

  台湾的民主由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民粹因素,同时又以美式民主为唯一,而欠缺足够的公民文化以及多元成就的支撑,于是台湾的民主就身陷在两种逻辑的恶性循环之中,难以走出自我的困境,也曝露了民主政治在不同文化下的困境:

  其一是民粹逻辑。在台湾的民主政治中其民粹主义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政客盲目吹捧人民,使人民自认为自己是所有政治的主人,事实上,政治是民众权力和精英能力的结合,否则就连选举也是多余。另一方面是台湾的政客一开始把自己民主,建立在族群的自我悲情意识的基础上,于是这样的民主政治很容易变成是一种反抗主义,所以每当政治的关键时刻,政客就只要为自己的族群,制造一个压迫对手,就可以廉价地动员族群,打倒对手。在此一逻辑的运作之下,必然只问出生,不问事实;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以虚化的、抽象的口号,煽动情绪,使抽象的具体化自然就可以颠倒是非,左右理性。因此,台湾的民主对外界人士而言,很难理解,但这确实是具有台湾特色的民主政治的表现。然而这样有台湾特色的民粹式民主,究竟能持续多久,如今已经有人开始反省;如果却除台湾特色之后,台湾的民主才能真正具有普遍的意义,才能真正反映出台湾人民想要的两岸关系,这是大家关切的发展。

  其二是政客逻辑。此一逻辑的特色有三:一是使民主政治唯竞选化。对政治体制的衡量,只有竞选与否一个指标,竞选政治等同民主政治,其他指标完全虚化;于是原本民主政治发展出来的民主竞争机制,在政客的操弄之下,退回政治恶斗。二是一切作为只为胜选。由于对政客而言,民主就是选举,选举只要胜选,就可以为所欲为;于是一切作为都是为求胜,胜选成为政客的最高道德,所以致胜的方法都具有正当性,胜选在台湾的「民主政治」中是无制衡性的。三是胜选之后立即为下一次胜选作准备,所以选举→胜选→再选举→再胜选的政治循环,就成为台湾政客操纵「民主政治」的唯一路径。所以诚信、诺言、能力、守法等与治国方面相关的条件就完全不重要,于是选举作为民主政治的手段却被目的化;胜选不是为了实现自已的抱负、主张和承诺,而是为了再胜选。其结果在台湾的选举不是执政者政绩的考验,而是选举花招的竞技。人民群众、大众传媒也甘陷其中,助长吹捧,民主政治在台湾不仅仅世俗化而是大大的庸俗化,配合上述的民粹逻辑,选举成为政治性的族群动员,是以每次选举必然是一次族群的再分裂,每经历一次选举台湾社会的基本稳定性就受到一次的挫伤;每次的挫伤对台湾团结固然不利,但他又可以蓄积下一次族群动员的能量,所以政客自然乐此不疲。台湾的民主政治在大陆人民的心目中,议事代表的打架,民众的街头抗争,都只是表象的政治秀,未必是完全负面;但如果台湾民主政治不能脱离民粹逻辑和政客逻辑,则不但台湾的发展是停滞不前,进而也无法在民主政治上对大陆产生灯塔效应。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