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胡锦涛报告涉台部分的表述值得肯定与重视
http://www.CRNTT.com   2007-11-27 11:04:50


 
  对两岸如何结束敌对状态
  有较为清楚而完整的论述

  针对台湾政府,虽然协商结束敌对状态,为一九九五年后「江八点」的一贯诉求,但此次胡锦涛在报告中提及「我们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定,构建两岸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达成「和平协定」与「建构两岸和平框架」,以「开创两岸和平发展新局面」,却是近年来中共对两岸结束敌对状态做较为清楚而完整的论述。

  不论一个中国的「基础上」是否比一个中国的前提更具宽广,此乃显示出北京对明年大选后,对台湾新任总统与新政政府的期待与诉求。针对台胞与台商,胡锦涛也在报告中提到「将继续实施和充实惠及广大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依法保护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支援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此乃显示出未来中共除了将透过与台湾政党、民间团体交流对话,持续释放所谓操之在己的各项惠台利多外。也逐步将对未来政策「法制化」:除了透过「反分裂法」坚定反独外;也会透过「法制化」给台胞享有大陆居民待遇,以具体落实「一个中国」的意涵。

  此外在政治报告中也提到「支援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虽然中共中央与国务院,乃至「十一五规划」都未正式使用「海西区」字语,但此次报告提及此一政策方针,将使得福建省委省政府更加大力推动海西区,使其争取中共中央更多政策松绑,以作为未来对台政策的重要的试点工作。

  除了正确诠释
  更要具体落实与务实实践

  同样的笔者认为,对中国大陆而言,每次党代表大会政治报告提出后,涉台官员与学者,照例总要大肆解读,并从短短不到千字的文字中,除了用尽肯定赞誉之词外,也指出报告中的新战略与新思维,此次十七大的报告自然也不例外。对于大陆方面各界的解读,笔者当然可以理解,惟综观过去二十年的两岸关系,基本上是在外在国际格局制约下暨双边内在政经社会需求中,双边实力对比的体现与互动模式的磨合。两岸关系真想建构和平与发展,除了要正确的诠释(包括诠释对方)知彼知己外;更要具体落实与务实实践。如果只知一昧的学习与解读不能辅之以若干自我反省检讨心态,特别是从政治纲领落实到具体政策执行的方案中,若干执行政策者以往惯用思维方式与心态作风,不能与时俱进的相应有所调整,恐怕会沦为每五年高举一次的自我诠释标榜,对所揭宣示的促进台海的和平与发展目标无所助益。

  两岸如何面对未来挑战
  殊值各界省思与努力

  自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二日,两岸开启各项交流迄今刚好满二十年,回顾过去二十年来的两岸关系,两岸除了各自历经了不同领导人的世代更叠(如北京从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台北也从国民党的蒋经国、李登辉到民进党的陈水扁)。展望未来五年,在外在国际政经体系快速变迁的挑战中,北京在十七大后,除了关注台海议题,也关注二OO八年奥运的举办,二O一O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暨二O一O年后东亚经济整合趋势,与二O一二年新领导班子的接班。台北也面临到二OO八年元月立委选战与二OO八年三月的总统大选,除了选举结果可能对两岸关系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外,在明年大选后,台北也要面对选后后陈水扁时代朝野互动的政治新局,除了维持台海和平稳定外,也将面临两岸建立经贸正常架构,乃至面对东亚经济的整合……等诸多新挑战,是以两岸关系历经二十年的风风雨雨,在未来能否总结若干经验记取教训,抓住机遇,建构起一个两岸人民所共同期待的和平发展,殊值各界省思与努力。

  建议台当局订定「台海和平发展纲领」
  作为朝野对话机制与两岸和平发展纲领

  笔者认为,目前跟可预见的五年内,不论是台湾内部蓝绿抑或两岸之间对统、独与「一个中国」根本难有高度共识可言。根据长期以来台湾各机构所作的民意调查显示:目前在台湾内部主张统一者仅一成五,主张独立者也只有两成多左右,绝大多数民众都主张维持现状。因此,在台湾任何统独主张不仅无法为朝野政党所共同接受,也很难为多数民众所认同。任何以统独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战略目标,很难在台湾内部与两岸互动上寻找到共识。诚如有些学者所倡导的,除非是主张统一者能以民主方式作为前提;而主张独立者也以确保和平为前提,否则难有共识。相较于统独在台湾内部与两岸之间难有交集,既然两岸与国际都期待台海的和平发展,因此,两岸关系如果能改以和平发展为目标,则应不难找到共识。要建立台湾内部共识则必须透过建立有效机制,订定可行纲领。因此,吾人建议在二OO八年总统大选后,新任总统应在总统府成立「两岸和平发展委员会」,订定「台海和平发展纲领」,以作为朝野对话机制与两岸和平发展纲领。冀望将两岸和平发展由空洞口号能化为具体实践步骤。

  北京的对台做法
  应有新思维

  北京方面也应瞭解两岸不仅在统独议题上难有共识,在一个中国原则上如果心态与做法上不能有新思维与新作为,未来两岸关系也很难有所开展。相信北京也瞭解纵使泛蓝总统候选人马英九所主张的「一个中国」也是中华民国,非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任何有机会在台湾执政的政党在短期跟可预见的将来,都不太可能接受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或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系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事实上,北京也深知在两岸协商互动上,无论是与当年国民党执政时「九二共识」的海基海协两会协商;或是与民进党执政时发展出的「澳门模式」协商,凡是在协议文字中可能涉及到任何有关「两岸定位」与「法律管辖权」的问题,至今仍是无解习题。是以,未来两岸协商不论是直航的谈判、共同打击犯罪、建立经贸正常化机制、或是和平协议的达成,对于这些议题的协商,如果不能有效处理两岸定,乃至所涉及的具体法律管辖权(经常又被视为主权的延伸),想要达成共识并签署协议,可以说根本就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对于北京坚持一个中国,吾人虽然可以理解,但在一中原则基础上,在国际上与两岸互动上,如果不能正视两岸政治歧见,给予台湾的中华民国一个合理的平等对待,两岸关系恐怕短期内难以开创和平发展的新局面。

  虽然笔者认为,短期内台海的和平与发展并非一蹴可就,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放弃台海和平发展的任何有所助益的努力。在两岸政治歧见一时无法化解的情况下,双方除了应该加强正确理解对方避免对两岸产生误判外,台北与北京都应该致力于:不要以政治的分歧影响到双方各项有助于和平发展交流的进展。吾人一贯认为,只有逐步降低政权考量,强化人民主体利益考量,才能有助于台海的和平与发展。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07年11月号,总第119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