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析两岸学者对《两岸和平发展基础协定刍议》的分歧
——对两岸思维模式差异的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09-08-28 17:45:46


 
  张亚中教授不仅提出多元的、三个主体的概念,更进一步明确了在主体多元化之后,多元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是“中国大陆与台湾这两个主体是架起整个中国的两根柱子,‘整个中国’,也就是第三主体,像是两个柱子上面的‘屋顶’”(4)。“三个主体”的概念扬弃了单一主体的思维,避开了两岸各有其主体性,就等于两岸已经是互相不隶属国家的推论。摆脱了两岸“主体从属”或是“主体平行”的单一性和排它性思考,尝试用多元化的思维方式,最大限度地化解两岸在主权问题上的对立。

  (四)《刍议》强调了构建共同认同对于两岸统一的重要性

  文章在所拟《两岸和平发展基础协定》本文中写道,“两岸决定在双方同意之领域成立共同体,以促进彼此合作关系”。“双方以统合方式经由共同体之建立是共同发展之基础路径”(5)。在对于所拟《基础协定》的说明中指出,“共同体的一项功能是建立彼此的共同重迭认同。两岸共同体能够成立,透过多种共同体的运作,重迭认同将因而扩大。当两岸人民,特别是台湾人民越来越能接受两岸同为中国人,其为命运共同体的看法时,两岸从统合到统一自然有了坚固的基础”。

  2009年4月,张亚中教授再次在香港《中国评论》发表题为《论两岸统合的路径》,强调了构建两岸共同认同的重要性,指出“‘认同’是可以被政治人物构建的”(6)。针对马英九执政后的两岸关系,张亚中认为,“台湾缺乏强化两岸认同的主张与行动”。“目前台湾仅有两种主流声音:一是两岸关系物质化。两岸关系的物质化固然有助于两岸良性互动,但是并不必然能够加强两岸的认同巩固。二是强化台湾主体性。强化台湾主体性有其历史背景,和政治选择的需要。但是,这两种主流论述合流将极有可能让两岸在心理认同上逐渐越来越远”。

  为了构建两岸之间共同的认同,进而推动两岸的政治统合,张亚中提出将推动文化统合、货币统合、经济统合、身份认同、安全认同、国际参与以及和平框架等一系列的两岸统合构想。以构建共同的认同为目标,以各个具体的领域合作为起点,强调两岸逐步统合的过程是《刍议》的又一个特点。

  大陆追求统一的思维模式与
  台湾民众存在差异

  张亚中教授《〈两岸和平发展基础协定〉刍议》文章发表后,引起了两岸学者的热烈讨论。大陆学者首先充分肯定了《刍议》在“整个中国”的框架中去思考两岸关系的发展,并且以两岸的完全统一为终极目标,坚持了“一个中国的原则”。但是,另一方面,大陆学者认为“通观《刍议》及张教授的相应解释,可以认为,《刍议》关于两岸关系的定位,实质上是‘一中两国’”(7)。这是大陆无法接受的。两岸学者的分歧显示出两岸间思维模式的差异。

  (一)大陆学者侧重从历史的角度思考两岸关系

  在回应张亚中教授的文章中,一些大陆学者认为,“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确立了现代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主权地位,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推翻了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政权,取得了中国主权继承的合法地位,并得到国际社会绝大多数成员的认可。那个时候,‘中华民国’作为传统意义上的主权国家确实不存在了。如果没有台湾岛,‘中华民国’可能成为流亡政府,就像历史上的大多数流亡政府一样,最终自然消亡”(8)。

  针对“中华民国”在台澎金马地区的事实存在,并且进行了有效的治理。也有大陆学者认为,“‘中华民国’的灭亡并不意味着‘中华民国政府’也随之消失。按照‘内战理论’目前的‘中华民国政府’最多只能算是效忠前朝的,或者期望复兴前朝的‘流亡政府’或者‘残缺政府’。这个‘中华民国政府’虽然与1949年前在南京的‘中华民国政府’一脉相承,有渊源关系,但其在国际法中的作用和地位已不可同日而语。因为‘中华民国’已经灭亡”(9)。大陆学者从历史的角度,一致认为“中华民国”作为主权国家不存在。

  (二)“大一统”的价值观使大陆更加重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中,追求“大一统”的价值观是奠定和强化国家统一的牢固基石,中华文化对于国家统一大势的形成与发展的意义,首先在于“大一统”价值观长期以来深深地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从而使统一成为人们所普遍认同的理想政治秩序。早在先秦时期,中华民族随着内部凝聚力的不断增强,就初步形成了“大一统”观念。《诗经.小雅.北山》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表达了这种思想倾向和价值取舍。作为思想观念的“大一统”,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并随着历史的演进而发展变化。在地理概念上,它是指国土统一,“天无二日,土无二王”(《礼记.坊记》);在政治概念上,它是指全国上下高度一致,听命于最高统治者,“天下若一”,“夙夜匪解,以事一人”,“尊天子,一法度”。“大一统”的思想观念,其最大特点表现为强调国家利益、整体利益至高无上,强调地方利益、局部利益必须服从国家整体利益。在台湾本土化与民主化转型过程中,随着台湾主体意识日益高涨,“大一统”的价值观面临挑战。

  从台湾社会的实际情况看,“台湾人的需求与诉求‘主体性’,除了政治因素外,其实与台湾人的悲情有内在关系。台湾人长久期盼摆脱苦难,早日出头天,台湾人能当家作主”(10)。这样的“主体意识”与“台独意识”是有本质区别的。但是,按照传统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观念,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地区是不能拥有自己的主体性和主体意识的。因此,强调台湾的主体性就会被看作是“台独意识”。

  从两岸对话交流的历史来看,大陆首先强调“一个中国”原则,在此基础上讨论台湾的政治地位,而台湾首先强调自身的主体性,再来讨论两岸关系。思考顺序的不同是导致两岸无法达成共识的又一个根本原因。

  (三)传统主权国家理论使大陆无法摆脱单一的思维模式

  按照相关的主权国家理论,一个国家的构成包括主权、领土、政府和人民。在通常情况下,这四个要素是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不可分割的。然而,就两岸关系来看,1949年后形成的大陆与台湾的相互关系超出了传统主权国家理论所涵盖的范围。在马英九执政后,两岸关系的发展以及未来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对传统主权国家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