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8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网评:一心为了人民的人,人民永远铭记在心
http://www.CRNTT.com   2021-05-23 17:12:08


  中评社北京5月23日电/网评:一心为了人民的人,人民永远铭记在心

  来源:东方网 作者:崔桂忠

  一日之间,双星陨落,三山蒙尘,四海呜咽!

  5月22日,我国两位巨星科学家先后因病离世。一位是梦想天下无饥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一位是梦想天下无疾的“中国肝脏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

  “肝胆相照,大医勤朴且济苍生命;稻禾无忧,国士深耕尤思千万家。”“后辈应继传星火,不负先贤望白头。”两位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一心为了人民的人,人民会永远铭记在心。

  袁隆平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几度改良水稻品种提高亩产,使中国以不到世界10%的耕地面积养活了世界20%以上的人口,彻底消除国际上“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为世界人口饥饿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这是袁隆平的名言。他也用一生,为这句话写下了注脚。为了“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袁隆平把一生浸在稻田里,把功勋写在大地上,被称为“中国最著名的农民”。直到今年年初,鲐背之年的他还在海南三亚研究水稻。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袁隆平院士的一生,生动诠释了“一颗种子如何改变了一个世界”。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