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上海世博绚丽登场 世界惊叹中国动员力
http://www.CRNTT.com   2010-05-04 23:30:22


 
四、奥运世博满贯 中国不可忘乎所以

1、世博继之奥运 中国警惕重蹈日本覆辙

  现在,国际舆论正流行一种说法“奥运成功世博登场,盛世中国来临”。这让所有中国人乃至全球华人倍感骄傲和荣光。

  在世界看来,奥运和世博是当今两大全球性盛会,展现着是举办国家的实力、活力和魅力,也是见证着举办国安稳祥和,繁荣兴旺的景气。中国在两年时间内完成了奥运会与世博会的“大满贯”,这在世界还是第一例。中国人有理由为此勃发豪情。世界上一些历史学家、经济学家论述证实大国发展规律:现代强国的出现,往往以主办奥运会、世博会之类的大事件为标志。世界舆论由此称羡中国的崛起和“盛世”光荣。(韩国《东亚日报》)

  如果说象征综合国力的北京奥运是中国迄今最大的“形象塑造,荣誉工程”,那么“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工程则被当作一次“强国洗礼,盛世庆典”。这个过程中国走了60年,是在自身不断强壮的同时,走向现代开放的历程。期间有4大标志性事件:40年前中国重返联合国,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频繁交流;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北京奥运则为中国增添强大自信和活力;而上海世博会对外融入世界、对内提升内涵的强大功能,有利于推助中国从大国到强国的跨越。(日本《日本新华侨报》)

  但是,在这份骄傲下,中国人始终需要保持冷静的头脑。遥想当年,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热度尚未退去,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又让日本举国若狂,“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美国国债持有人”、“可以说‘不’的一流强国”……这些头衔在世博会后逐一降临日本。而这一切,跟今天的中国何其相似?甚至于,中国在两年时间内就完成了奥运会与世博会的“大满贯”,比日本的6年周期更加迅速。而在日本当年这股发展狂潮中,也慢慢涌动起热衷投机、崇尚奢侈、鄙夷传统的暗流,为日后房产泡沫、贫富分化、低生育率等问题埋下伏笔。而今的中国,奢侈品正大行其道,资本市场正不断膨胀,大城市高企的房价正制造着百万、千万富豪,也令更多的人只能无奈“蜗居”……因而,我们所需要的世博会不仅仅是展示实力,也不仅仅在于拉动经济,更重要的是促进经济转型一次有声有色的总动员。(香港中评网)


2、助推经济转型 上海世博意义不可高估

  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在连续10多年保持GDP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之后,已遭遇到种种发展瓶颈:土地资源减少,能源消耗严重,环境污染突出等。而相似的问题同样困扰着中国不少省市。故此,世博会以“绿色”、“低碳”为目标,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探索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城市的和谐共存。

  在此背景之下,世博会有望成为上海乃至中国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成为未来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出发站”。(香港中评网)

  当然,世博会并非万能药。我们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靠一个世博会就能完成转型的所有进程。毕竟经济结构转型是个长期过程,内涵复杂。世博会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带给人们新的理念,提升人们的认知水平,完善城市整体功能。(美国《侨报》)


3、世博仍是大考 中国人面临“又一次启蒙”

  如果说为期两周的奥运会是集中力量打攻坚战,那么为时半年的世博会不妨看作一场持久战。园区秩序,客流平衡,7000万人进入世博园,走入大上海,是前所未有的考验;世博会要完成所有的预期和目标,更是考验在前。上海世博会璀璨开幕了,也意味着真正的考验开始了。一场成功的世博会,不仅是一场琳琅满目、绚丽多彩的盛会,也必将是一次综合国力的成功展示。(日本《中文导报》)

  经历“世博效应”洗礼后的上海在“软实力”方面的提升幅度才是最重要的。尽管世博会的交流是双向的,但对于中国来说,让本国人打开眼界,寻找和世界的差距,进一步提升自己,是举办世博会更为重要的目的。有评论者将之形容为“又一次启蒙”。(香港《镜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