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温家宝打出经济牌 半岛无核化达共识
1、温家宝访朝送大礼 中国展现朝核谈判诚意
有消息指,中国总理温家宝在这次访朝中,向朝鲜提供了“大礼包”,其规模仅向外界公开的就超过2亿美元,具体包括:无偿经济援助;技术、教育领域的支援协定;旅游相关协定;由中方承担费用的新鸭绿江大桥建设项目等。而且,由温家宝率领的访北团中包括多位经济部门官员,其中包括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简称发改委)主任张平、负责贸易和通商业务的商务部长陈德铭、负责旅游业务的文化部长蔡武等。据指出,中朝双方至少将讨论规模达数亿美元的石油和粮食援助问题以及两国之间的各项合作项目。(韩国《中央日报》)
据推测,朝鲜迫切需要的石油及粮食无偿援助规模可能达5000万美元以上。2003年,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吴邦国访朝时,向朝鲜提供了5000万美元的援助。中国国内专家们指出,温家宝此次访朝是为了恢复中朝同盟关系和展现说服朝鲜重返六方会谈的诚意,因此这次无偿援助规模可能比上次更大。在朝鲜经济备受国际制裁的困扰之际,来自中国的协助无疑能让平壤喘一口气。(日本《读卖新闻》)
2、经贸推动朝核谈判 经济手段迫使朝鲜让步
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北京的经济援助自然希望换回朝鲜在核问题上的某种承诺.于是,温家宝的身后除了外交部长杨洁箎之外,外交部副部长,六方会谈的中方首席谈判代表武大伟也赫然在列。正副部长同时抵达平壤,彰显出经贸谈判的背后,暗藏着核谈判的玄机。(广东《羊城晚报》)
实际上,温家宝4日下午在平壤万寿台议事堂同朝鲜总理金英日举行会谈时,已经毫无掩饰地透露了希望得到朝鲜“重返六方会谈”承诺的愿望。温家宝说:“中国一直以来都在为发展朝鲜经济和改善民生而竭尽全力提供援助,朝鲜也帮助并支持中国。这种相互合作会给两国人民带来实质性利益。”(韩国《朝鲜日报》)
而在白宫迟迟不愿与朝鲜举行双边会谈,并不断提出附加条件之后,金正日也许已经意识到,只有中国才是唯一的靠山,也只有中国,才能为美朝之间的直接接触撘桥铺路。于是,平壤政权动员了数十万民众高唱中朝友谊的赞歌,并用一种不确定的核承诺为中国国庆献上大礼。(香港凤凰网)
3、“核外交”小礼换大礼 朝鲜涉核谈判左右逢源
《中国日报》头版就以“温家宝推动朝鲜半岛无核化”为题报道温家宝访朝,但有英文媒体看来,中朝之间,通过“送礼”,签署协定,而朝鲜可谓是以“小礼”换了中国“大礼”。另有英文媒体指出,朝鲜在美国制裁和中国援助“黑白配”中,可谓左右逢源。温家宝首次访问朝、金正日静候接机的情景,不由让人想起,朝鲜“人质外交”,以记者换前总统克林顿“访朝”,金正日满面春风,克氏表情怪异的一幕。
相比之下,对于克林顿的访问,金正日赚足了面子,也托个人情告诉中国“若对我不好,我可以跟美国人好”。善于钻营的金正日,在与克林顿的会晤中以人质换取国际影响,又用这种影响(主要美朝关系的种种舆论造势),“确保”了中方对于朝鲜援助承诺的到位。在这种一石三鸟的利益交换中,朝鲜成了大赢家。
无论如何,“弱国无外交”,朝鲜,已经是事实上的核国家。核是朝鲜的“金母鸡”,既然靠核吃饭,就理应不会自砸“饭碗”。(香港凤凰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