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卫生部创新名词 微小青春期糊弄人?
1、概念无中生有 “微小青春期”乃是新名词?
在卫生部新闻发布会相关通报和专家介绍中,公众还听到了一个有意思的新概念,就是“微小青春期”。网友谷歌、百度“微小青春期”,结果几乎都来源于本次新闻发布会的内容。网友调侃称,“新名词诞生了”,辛辣的讽刺到处可见。《中国新闻周刊》甚至在网站上制作了主题网页“与微小有关的青春期”:“诚邀各位公民记者谈论自己的或者孩子的微小青春期经历,生理或者心理上的均可”,甚至建议增加“微小青春期”卫生课。(河南《东方卫报》)
记者调查,通过对一部分中文学术期刊的检索,没有发现与“微小青春期”有关的条目。同时,记者还试图通过百度、谷歌、维基百科等几乎所有搜索网站查找“微小青春期”的概念,仍一无所获。私下接受记者采访的儿科医生包括儿科内分泌专家都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听到这个新词。那么这个词汇到底从哪儿来的呢?
在卫生部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垂体性腺学组组长伍学焱教授在提出“微小青春期”概念时,曾经非常肯定地提到了《威廉姆斯内分泌学》一书,并给出了准确的页数。记者询问了多名医生,他们表示该书并非学医的常见参考书,因此没有收藏该书,也不清楚该如何查找。后经多方努力,记者终于找到了该书的第10版。记者发现,第1045页的确有和伍教授介绍“微小青春期”的表述基本一致的一段文字,但是这一页中没有提出mini-puberty一词。记者在对该书进行全文检索后发现,通篇也找不到mini-puberty一词。只有在该书所列举的参考书目中,有一本书名中包括“minipuberty”一词。(《北京晚报》)
2、卫生部兜圈子 新概念准确性引发质疑
可是,去掉一个“微”字,“小青春期”这个概念就频繁地见于各类文献和搜索条目之中。记者结合新闻发布会中儿科内分泌专家、卫生部专家组专家梁黎之前所做的有关“小青春期”的解释,基本可以确定,所谓“微小青春期”,和“小青春期”是一回事。最终卫生部网站选择了前者,一个比较生僻的概念,不知何故?客观上来讲,可以说是让试图瞭解这一概念的非专业人士们不得不绕个大弯子。
在“微小青春期”的英文表达上,也存在同样的状况。人民网英文版、环球时报英文版等多家媒体所做的翻译是“minimal puberty”,而卫生部首页上所做的翻译是“minipuberty”。经记者在搜索引擎上查找后发现,minimal puberty这个词最罕见,似乎只有中国媒体在使用,而minipuberty的相关条目也是少得可怜,在英语医学书籍上,最常出现的是mini-puberty这个词。
对于mini-puberty,就能找到很多予以定义的书籍了。记者在google图书中搜索到了3270本与mini-puberty有关的图书,其中爱思唯尔公司出版的一本《儿科学》就认为,由于新生儿生殖轴系的完备和性激素的分泌水平,出生后直至4岁的女童都可能存在mini-puberty,期间可能见到乳房轻微变大的情况。包括其他一些图书在内,这些关于mini-puberty的表述与卫生部专家的表述基本符合,因而也不难看出,mini-puberty与“微小青春期”或“小青春期”其实是同一概念。(《北京晚报》)
调查的难度之大不必多说,可结果还是不能让人满意,因为除了卫生部的官方文字,记者仍然没能找到“微小青春期”的准确描述,而专家以为佐证的书籍中却缺失了本该出现的证明关键字,更让人对这个词汇的准确性产生了怀疑,记者由衷地感到,如果卫生部和专家们能够选择一些常见的概念,一些可以直接表达所述概念的书籍,可能更有利于公众的消化和理解。(北京中国网)
3、力证圣元安全 “微小青春期”成了挡箭牌
因为“微小青春期”的提出者只抛出了新词却没有进一步的科普,对于怎么理解微小青春期、为什么之前从来没有提及这个概念、出现微小青春期后对孩子有什么不良影响等问题,虽然是公众的疑问,虽然跟此次事件紧密相关,却没被一并发布。(《北京晚报》)
卫生部门检测调查的结果,圣元奶粉不存在任何问题,3例早熟的病例再次会诊和回访的结果,证明患儿生长发育也没问题,仅能判断为单纯性乳房早发育,与圣元奶粉也没有关系。相关专家和教授又用一般听不太懂的专业知识,千方百计地让人们相信圣元没问题,奶粉没问题。(山东《鲁中晨报》)
此结论一经宣告,网络和舆论一片哗然,鄙人浏览了发布相关信息的网站网友的留言,除了质疑还是质疑,除了搞笑还是搞笑,除了失望还是失望;虽然卫生部已经做出了“性早熟”与圣元无关的科学结论,结果是反而在消费者的心理更加坐实了“性早熟”与圣元奶粉绝对有关的猜想。(浙江在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