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仍属闭门造车 民意难有表达机会
1、民众多不看好 惠民之举未获认同
中国青年报社调查中心近日的一项调查显示,有97%的受访者认为当前的个税起征点不合适,还需要再调高。事实上,在很多专家此前的实际测算中,个税起征点都应远远高于2000元,再结合今年以来物价飞涨、CPI屡创新高的现状,个税起征点定在2000元,实在不能令人完全满意,更说不上什么“前瞻性”了。网上的一个调查就很有代表性,26.0%的受访者认为起征点应该是“2000-2500元”,70%认为应该是“3500元以上”,而仅有2.0%的受访者认可“1900-2000元”的标准。各大网站的网民跟贴几乎一致认为此个税起征点拟上调400元的步子迈得太小了,甚至有网民直言:“上调这400元简直像打发小孩。”(江苏《现代快报》)
个税起征点调高,无疑承载着沉甸甸的民意,是深孚众望的善政。但公众冀望与现实的落差,不免使这一善政褪色不少。(北京《工人日报》)
2、民意无从表达 减税恐难令人信服
尽管调高个税起征点的民间呼声十分高涨,然而,此次修法却没有任何前兆,更没有任何形式的官方“吹风”,总的感觉是立法者给公众搞了一次“突然袭击”,几乎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因此,公众对调高个税起征点表示欢迎的同时,也对调整幅度表示了强烈的质疑,多数人认为调整幅度过低。个税起征点的调整涉及千千万万国民的重大利益,草案如果没能先征求广大老百姓的意见,审议的过程和结果无疑都是有缺憾的。(陕西《华商报》)
应当承认,政府近年来出台了不少减轻税负的政策。但缺乏民众权利的主动授予,这种“单方面善意”是很难维持到底的,税收改革也容易陷入“进一步退两步”的摇摆中。虽然此次个税起征点提高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但修正案草案的出炉过程,似乎还是税务部门闭门决策,缺乏民众广泛参与、充分听证的基础。(北京《证券时报》)
3、公众呼唤听证 调税不宜仓促表决
事实上,在2005年个税起征点由800元调高至1600元的过程中,就曾广泛征求国人的意见,草案中1500元的起征点也在国人的参与中被最终调高到1600元。那么,此次的个税起征点调整,广大国人还能再次对草案“指手画脚”吗?现在看来,实在是有点悬。毕竟,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的审议随时都会开始。人们参与讨论和提出建议的热情即便再高,恐怕也将没有机会释放了。国人没有时间和机会参与到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的讨论中来,不得不说是一个重大的遗憾。(陕西《华商报》)
在经历了2005年个税起征点征求意见和今年假日调整方案的公开征集意见后,一个可喜的惯例正在形成——重大民生决策先付诸公论,听取广大百姓的意见。而人们参与公共决策讨论的热情也被带动得前所未有地高涨,决策者与最广泛的民意在一个公开透明的平台上坦诚相见。遗憾的是,这个良好的惯例似乎要被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封闭”的审议所割裂了。这样的结果,相信每个关心个税起征点调整的人都不愿看到。(江苏《现代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