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海地呼救 强震之痛牵动全球
http://www.CRNTT.com   2010-01-22 23:12:14


 
多灾多难之国 无力承受地震摧残

  贫穷加剧海地灾难 地震为最穷国雪上加霜

  其实,里氏7.3级的地震其实算不上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地震,但却为何导致海地如此多的人员伤亡?美国媒体13日发表文章说,森林面积锐减、卫生环境恶劣、房屋建筑不堪一击、首都人口过于密集都是造成这一惨剧的原因,不过,追根究底的原因还是贫穷。由于海地极度贫穷,大多数人温饱都成问题,没有能力去建造坚固的房屋,即使是总统府也在地震中坍塌,就可见一斑。(加拿大《星岛日报》)

  海地一直被视为“西半球最贫穷的国家”,这次地震将其贫困状态全部暴露在世界面前。在这块贫瘠的国土上,近900万人口中,75%的人生活在赤贫状态下,只有20%的人能饮用上自来水,文盲率高达80%。粮食涨价的时候,人们以一种叫泥巴饼的食物充饥。海地人渴望走出贫困,摆脱苦难,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军事政变和随之而来的政局动荡、社会骚乱,是一轮又一轮的飓风侵袭,以及这一次:200年以来的最强震。(新加坡《联合早报》)


  海地原本富庶之地 欧洲殖民统治种下恶果

  海地并非一直如此贫穷,相反却具有可以引以为豪的历史。18世纪,海地曾经出现一个比较繁荣的时期,甚至一度成为美洲大陆最富庶之地。但在新旧殖民主义者的相继剥削和掠夺之下,海地的大量财富被洗劫,直到落入贫穷的境地。(新加坡《联合早报》)

  1804年,海地独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独立的黑人共和国。海地独立之后的历史,并非一个翻身的故事,它更像是“动物农庄”的翻版——接连不断的独裁者,80%文盲率的民众,被孤立的经济贸易。作为法国殖民地的海地,蔗糖和咖啡的出口世界闻名。海地独立后,它的蔗糖和咖啡销路全部被掐断,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圈,根本不从海地购买产品。此后的200年,欧洲的经济制裁彻底切断了海地崛起的希望。(北京《中国新闻周刊》)

  在美国影响下,海地向美国货大敞国门,美国农产品在几乎没有关税的优待政策下肆意流入海地,摧毁了海地本国农业。“一个曾经在农业上自给自足的国家就此破产,田地荒废,数十万农民流入太子港贫民窟。”(四川《成都商报》)


  国际援助饮鸩止渴 西方需当停止干涉盘剥

  在地震前,海地就一直依靠国际社会的各种援助。海地不仅是西半球和全世界最贫困的国家之一,而且是全球最缺乏经济自主性的国家之一。海地政府的财政预算近半依赖于外国援助,甚至学生一天唯一的一顿饭,也需联合国粮食计划署提供。(北京中国经济新闻网)

  在一定程度上,国际援助减轻了海地人民的困苦,但附带苛刻条件的贸易和金融援助,使海地的经济至今无法站立。越是依赖外部援助,其贫困状况就越是加剧。例如在粮食方面,美国提供的粮食在名义上是援助,但实际上似乎是向海地倾销廉价的农产品,导致海地农民和农业因失去竞争力而难以为继。对原本以农业经济为主的这个国家来说,这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海地此次发生地震之后,所有发达国家都在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这当然是灾难深重的海地人民所急迫需要的。但是,若想真正帮助海地人民从灾难中站起来,帮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家园,在经济上自给自足,那么,所有外部势力就必须在政治上停止干涉,在经济上停止盘剥。只有当海地人民真正当家作主,他们的命运才有可能改变。(马来西亚《南洋商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