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保安严防死守 “太空迷航”依然成谜
1、媒体采访受阻 事故现场严防死守
6月29日,刘小姐和同事一起前去玩大空迷航。刘小姐说,事发后,自己所乘坐的航空舱损坏不是很严重,她和同舱的人一起将舱门打开逃了出来。提起现场的救援情况,刘小姐有些气愤。她说,当时非常混乱,里面的人都在叫喊,外面的人非常着急,可是现场保安还是阻拦他们入内救人。
提起当时情况,另外一名当时在门口排队的孙先生也非常不满。他介绍,当时外面很多人想进入救人,可是保安不进去救人反而拦住不让进。最后,他和另外一名朋友强行冲进去,砸开航空舱玻璃救出了几个人。他说,伤者大多数手脚受伤严重,惨状不忍目睹。(广东《南方都市报》)
出了这么大的事故,深圳东部华侨城在第一时间做的是派保安死守各个路口,严防记者进入采访。记者试图进入东部华侨城和进行抢救的医院采访时,被几名身穿便衣,拒绝出示任何证件的彪形大汉(知情人称皆是华侨城的保安)堵住去路。记者问他们是谁,一名保安叫嚣:“我是你爸”!这种嚣张气焰从何而来?(山西《山西晚报》)
保安到底想要严守些什么秘密呢?聪明的网民就列举出了一些:事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是坠落下来还是别的原因?我们现在能知道的只是“设备突发故障,引发安全事故”这样模糊的表达;6月30日媒体的报道还是“爆炸”7月1日后的报道就变成了“塌落”,是要大事化小?华侨城方面自称多个部门对太空迷航项目给予高度评价,他们认为“太空迷航项目总体效果逼真、技术方案先进、设备安全可靠。”可怎么才营运一年就出事,且12个“太空舱”仅1个未受损;太空迷航的飞船模拟器由12个座舱组成,每次共可乘坐48人,但公众知道的是6人死亡,10人受伤,其他的人呢?是这次没有坐满还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家属5个小时后还不能见自己的亲人……(北京《中国青年报》)
2、鞠躬致歉无功 华侨城集团陷被动
6死10伤,这一触目惊心的数字把整个华侨城集团抛入舆论漩涡之中,由此引发的信任危机更是直接影响到其股价,一天之内市值蒸发30亿元。虽然华侨城对突然到来的“危机”头疼不已,
虽然华侨城方面称,对发生这样的事故深感痛心并向广大社会公众致歉,还将配合有关部门尽快查明事故原因。但我们从报道中看不到华侨城的诚意,不仅景区保安气焰嚣张,而且不配合事故处理,例如,深圳旅游联盟总干事王智赶到医院协调,却迟迟未看到华侨城的人员。这种傲慢让人惊讶。(北京《中国青年报》)
讽刺的是事故发生后,深圳东部华侨城总经理曾辉在6月30日下午的新闻发布会现场,就大侠谷太空迷航游乐项目“6•29”重大安全事故两度鞠躬致歉。一边让保安严防记者,一边鞠躬道歉,这样的道歉诚意有几分,不得而知。(湖南红网)
3、平息公众质疑 公开信息才是上策
总经理出面,声声“对不起”、深深鞠躬;官网黑白化,首页显要位置打出致歉标语;不断表示妥善处理的决心,将参照同类事故的上限赔付……几天来,一项项“6•29”深圳东部华侨城事故的“善后”措施接连面世,但仍不能让公众、网友就此作罢,指责声、质疑声蔓延于各大媒体、互联网。(广东金羊网)
现在面对公众和媒体的疑问,某些负责人的态度的确令人难以满意。对于设备,就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国外引进,一种说是国内设计制造,最后官方确认,是后一种——那么前者从何而来?此话出自华侨城集团总办工作人员之口,是不是以前不实的宣传噱头?抑或是曾经谋拟的推诿责任的借口?(北京《法制晚报》)
尽管这起安全事故还在调查中,调查结论公布后才能进行客观评论,但对重大灾难事件,民众十分关注;讳莫如深或遮遮掩掩,往往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只有及时地公开相关信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稳定人心,才能将事件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东部华侨城是华侨城集团的下属企业之一。华侨城集团公司作为著名央企,在全国造城十多个,圈地不可胜数。在全国大举扩张的华侨城集团,更应恪守信息公开的基本原则,最大限度地缩小和消除突发事件造成的各种影响。(北京《中国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