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大电商平台的“双十一”活动拉开帷幕,线上零售市场迎来了全年最为重要的节点。除了相继公布各种促销玩法外,今年不少平台对规则进行了更新。有的完善“一键保价”措施,幷将价保时间从15天延长至27天;有的禁止商家搞“先涨价,后降价”,表示一经发现立即整改。
提前出手遏制套路,这样的行动很有现实针对性。走过十余年,“双十一”早就从电商的自娱自乐演变为全民参与的购物节,甚至成为很多企业创新发展的契机。然而,套路重重一直是其另一面。从限时秒杀、买几送几,到跨店满减、分时预售,再到拉人组队分红包,花样百出的附加条件让消费者直呼“烧脑”。先涨价后打折、大数据杀熟、混淆“定金”“订金”、借“电商专供”提供品质不一的商品,一系列违法违规行为更严重侵犯消费者权益。几乎每年都有网友吐槽,“想简单买东西咋就这么难!”
“双十一”的本质是消费需求的集中激发与释放,幷没有颠覆商业的基本原则。假若商家“吃相”难看,既得罪了消费者,又败坏了自身形象,无异于饮鸩止渴。近些年,不仅消费者愈发冷静理性,外部监管也趋于严格。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平台开始主动作为,强化对入驻商家的约束,但需要看到,买方与卖方之间天然存在信息不对称,特别是随着直播带货、图文种草、视频下单等新模式兴起,随时可能会出现新问题、新套路。平台主动作为值得期待,但相关部门更要从严监管,持续加大对侥幸商家的震慑力。
促销方式只是外在表现,反映的是一家企业的价值选择与发展思路。对于各大电商平台来说,多年来已享受到渠道更新这一巨大红利,而今,供给端更为多元、消费端更为理性,竞争的主战场已经发生了改变。要留住用户,不能总在算计“三五斗”里打转,应该看得更远,加快从营销噱头的恶战转向新技术应用的比拼,不断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以消费者需求牵引自身成长。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大国,电商消费更成为大众的生活方式之一。只要顺应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电商平台和广大企业完全可以找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说到底,靠套路,再花哨的促销也走不了多远。把真诚送给消费者,坚持品质导向、科技导向,才是顺应当代消费习惯的明智之举。(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郑宇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