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黄载皓:东北亚如何重建互信机制
http://www.CRNTT.com   2018-11-11 00:14:57


  中评社北京11月11日电/随着亚太地区安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本地区构筑军事信赖的必要性也愈发凸显。一段时间以来,本地区主要国家间的相互警惕和竞争有所增加,国际纷争和军备竞赛、民族主义盛行和大国政治等纠缠在一起。在此背景下,参与北京香山论坛对“新型安全伙伴关系”的探讨,令笔者感受颇多。

  首先,感受到重建互信机制概念的必要性。所谓互信机制,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军事互信机制和非军事互信机制,而后者又可包含政治互信机制、经济互信机制、社会文化互信机制等诸多方面。到底是先建立非军事互信机制后才能建立军事互信机制,还是两种互信机制同时推动才能更好建立军事互信机制,还是先单独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然后更好促进非军事互信机制的建立?笔者认为,建立信任机制的措施固然重要,但如果不重视建立信任机制的过程,就有可能产生诸多新问题,甚至是新矛盾。必须如同重视结果般重视过程,也只有成熟的过程才能达成真正的结果。从朝鲜半岛的模式看,并行构筑军事和非军事互信机制是一大特征。

  其次,感受到中美消除泡沫、构筑新互信机制的必要性。中美之间现在有超过90个对话、协商、合作机制,包括太空安全、网络安全、军事安全、海上安全等争议可以上述各种对话协商沟通。中美还制定了海上及空中安全行为准则,尽可能管控军事领域的危机和突发事件。本次香山论坛讨论的是亚太互信的构筑,但美方则表态要讨论印太信赖构筑。大国之间如何消除这种心理上的隔阂?需要相关方根据当前的外交现实,调整对对方的期待值。中美应该抛弃过往的那种相互过度期待的思维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立足现实调整政策。鉴于中美从根本上建立互信措施可能需要更多时间和努力,因此管控军事冲突和偶发军事对峙事件,则是当前最为现实的课题。换句话说,中美当下需要建立新常态互信机制。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