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3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大猫熊窝窝头好吃?台湾女生郑钰铃尝过了
http://www.CRNTT.com   2018-12-02 00:18:32


郑钰铃。(中评社 郑羿菲摄)
  中评社台北12月2日电(记者 郑羿菲)中国文化大学推广教育部建国本部1日展出“2018青春的一百种故事”两岸学生交流活动成果,包括2018年来自全台的96名高校生前往大陆5个不同省份交流的点滴,作品包括相片、舞蹈影音、熊猫纸雕布置、服装设计等,展出台湾学生与中国传统文化蹦出的火花。

  参与四川大熊猫保育实习体验营的世新大学传播汇流与创新管理系学生郑钰铃接受中评社访问时表示,虽然台湾也有团团、圆圆,但没有像大陆那么大的空间可以让大猫熊不受拘束地自由活动,在四川就有三个保育基地,对大猫熊来说有完善的照顾与研究,大陆也成功将濒临绝种的大猫熊,成功保育、野放户外或成为外交大使,这是很成功的。她也试吃过感觉很像豆干的大猫熊吃的“窝窝头”、清扫大猫熊的空间等,而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也与四川农业大学学生一起讨论台湾的其他动物怎么样保育、推广。

  被问到对两岸交流的期许?郑钰铃认为,“我们都是中国文化,也都是从古老中国传过来的”,若想更加了解中国文化或传统,真的可以去看看走走,这次的交流活动,不管是台湾各地学生或大陆学生彼此互相了解与认识,可以知道很多不同的想法,她觉得这是很棒的交流。

  5个交流团分别到云南的北宋年间云南茶叶与西藏藏马的古老贸易道路,纪录丰富文化与宗教信仰及早年的生活形态与风俗习惯。到贵州体验苗族、侗族、水族等少数民族工艺。到四川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和雅安碧峰峡基地,亲身体验熊猫的保育过程。到甘肃敦煌交流艺术文化,并编制舞蹈重新诠释古老的艺术文化。到北京清华大学与冬奥组委成员和专业选手交流,并参访冬奥比赛场地。

  其中,中国文化大学行销所硕二生陈威霖参与云南茶马古道摄影纪行体验营,一路骑着骡子拍摄动人的美景与所见,而在云南大片的森林中的原始景观,与同团学生摄影的当地人文,都是动人的作品。

  而贵州传统工艺工作坊的交流团学生,也展出结合贵州当地传统文化的设计服饰、参与四川大熊猫保育实习体验营的交流团学生们,也设计出适合可供国小师生进行熊猫保育基础教育的熊猫纸雕布置,与寓教于乐的教材等、参与甘肃敦煌艺术交流营的学生,也在现场陈设练习“反弹琵琶”的舞蹈影片,纪录练习敦煌传统舞蹈的细腻手势与舞姿的辛劳。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