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30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中国专题 ->> 社会大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阿里影业架起“奥斯卡”电影与中国市场的桥梁
http://www.CRNTT.com   2019-08-22 13:59:35


电影《迦百农》剧照(资料图片)
  中评社香港8月22日电/阿里巴巴在中国票房中挖掘出奥斯卡金矿。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8月20日报道,在好莱坞,所有人都知道《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会在中国电影市场大卖。但没有人会对一部名为《迦百农》的黎巴嫩剧情片产生同样的想法——尽管这部电影在今年奥斯卡评选中获得最佳外语片提名。在中国市场获得5400万美元票房之前,它在任何一个电影市场的票房都没能突破200万美元。

  在这种异常表现的背后,是阿里巴巴集团成功地向中国观众推广受到评论界热捧的电影。中国观众一度只习惯于接受好莱坞大片。

  直到不久以前,这种对好莱坞进口电影的偏好还主要集中在像《蜘蛛侠》这样的漫画改编电影,或者《速度与激情》这样的动作大片上。最近几个月,阿里巴巴已经成功地推广了几部在奥斯卡得奖或提名的电影,这一战略反映出世界第二大票房市场的偏好日趋多样化。

  阿里巴巴有能力把这类电影转变为票房大片,还说明好莱坞越来越依赖中国的合作伙伴,后者能够开发巨大的海外业务网络幷使中国电影观众走进影院。

  截至目前,阿里巴巴已经联合投资或推广了三部在中国上映的奥斯卡电影。

  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讲述了两个男人在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南方应对种族关系的故事。尽管中国电影观众对美国种族隔离时期幷不熟悉,但这部电影在中国收获了7100万美元票房——只比它在美国和加拿大的票房收入少1400万美元。《波西米亚狂想曲》是一部有关皇后乐队的传记电影,获得了四项奥斯卡奖。这部电影借助中国人对卡拉OK的热情,发行了大合唱版本。

  商业表现最出人意料的当属《迦百农》(《何以为家》)。黎巴嫩导演娜丁•拉巴基这部备受好评的电影讲述了一个生活在贫困中的小男孩的故事。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