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4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隔段时间就出事的獐子岛 还剩多少投资价值?
http://www.CRNTT.com   2019-11-20 17:23:46


  正如一年前,没有人会想到獐子岛的扇贝会“挤死”“饿死”,在今年11月11日晚之前,谁也没想到,獐子岛的扇贝会“猝死”。10月份,獐子岛的虾夷扇贝平均亩产还有25.61公斤,仅仅10天后,抽测结果显示平均亩产就锐减至3.19公斤,大量扇贝只剩空壳。

  獐子岛不仅有糟糕的扇贝养殖记录,还有涉嫌财务数据造假的“黑历史”。2014年,獐子岛扇贝绝收,当年及2015年,公司累计亏损14.32亿元,几乎亏掉了此前5年的利润总和;2016年獐子岛恢复盈利,但2017年又巨亏7.25亿元,随后2018年盈利。但证监会今年7月份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这些极有规律的财务数据被做了手脚,其中最主要的手法就是调节利润,而调节利润的好处在于规避被ST或被强制退市的命运。

  故技可以重施,鉴于2018年已经盈利,这是不是意味着,獐子岛2019年又亏得起了,所以今年扇贝又可以大面积死亡了?

  “骗我可以,请注意次数”,对獐子岛的投资者而言,心中难免有这样的吐槽。面对这类质疑,獐子岛必会再度倾诉自己“委屈”的一面,其说辞可能是:“冷水团”“水温太高”造成虾夷扇贝死亡,其他养殖场也存在类似情况,底播虾夷扇贝本身就有很大风险。但对一家上市公司而言,这样的解释也意味着其经营模式存在重大风险。

  接二连三的“黑天鹅”事件,隔一段时间就来一次的虾夷扇贝死亡噩耗,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慎重思考一个严重的问题——獐子岛将来会不会退市?或者说,獐子岛的上市地位,有朝一日会不会像他们养的扇贝一样莫名其妙跑掉?

  我们查阅相关规定后发现,一个公司触发退市,无外乎以下几种情形:一是连续四年亏损,鉴于上市公司调节利润的方法较多,这种情况通常难以出现;二是被列为重大违法违规退市,虽然獐子岛今年刚刚被证监会认定涉嫌财务造假,但处罚结果幷未触及其上市地位;三是审计机构连续三年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这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另外,上市公司也可以更换审计机构;四是面值退市,即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面值,獐子岛最新股价为2.50元,要继续下跌60%才会触及这一红线。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