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29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我科学家发布集成光子器件研究重要进展
http://www.CRNTT.com   2020-04-26 13:34:14


  中评社北京4月26日电/据光明日报报道,近日,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学系、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彭超副教授课题组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系马林·索尔贾希克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甄博助理教授合作,从拓扑光子学视角提出一种在单层硅基板上不依靠反射镜而实现定向辐射的新方法。相关研究成果《拓扑保护的单向导模共振态观测》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

  单向辐射作为实现大规模光子集成和光子芯片的关键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高性能光栅耦合器、高能效激光器及激光雷达光学天线等,目前大多通过分布式布拉格光栅反射镜、金属反射镜等镜面反射实现。然而,片上集成时,反射镜不仅体积大、结构复杂、加工难度高,还会引入额外的损耗和色散。

  针对这一集成光子器件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彭超等人从拓扑荷操控出发,在光子晶体平板中实现了单向辐射的特殊谐振态,即单侧辐射导模共振态,在一维光子晶体中通过倾斜侧壁同时破缺结构垂直对称性和面内对称性,使体系中连续区束缚态所携带的整数拓扑荷分裂为一对半整数拓扑荷,并在平板上、下两侧表面产生大小不等的辐射。

  此时,维持对称性破缺,通过调控参数将一侧表面的成对半整数拓扑荷重新合并成整数拓扑荷,形成不依赖镜面仅朝一个表面辐射能量的UGR态。联合课题组利用自主发展的倾斜刻蚀工艺制备样品,实验上观测到非对称辐射比高达27.7dB;这就意味着超过99.8%的光子能量朝一侧定向辐射,较传统设计提高了1~2个数量级,从而有力证明了单向辐射导模共振态的有效性和优越性。该技术有望显着降低片上光端口的插入损耗,大幅推动高密度光互连和光子芯片技术的发展。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