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林郑喜见抗疫曙光 三地出入境检疫或放宽
http://www.CRNTT.com   2020-05-11 13:55:24


 

  其实,在科技抗疫的数月中,创科局已不是第一次受委屈。林郑月娥忆述,自新冠肺炎疫情在本港蔓延以来,有数以万计的返港人士要接受14天的家居检疫。然而,靠分配人手去时时上门巡查隔离人士,以确保隔离人士在家,明显是效率低、而且效果差。为了解决巡查问题,创科局和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开始研发电子手环,且在运用后的三个月内不断改进。然而,电子手环惹来反对派指摘,称有港人入境近一周仍未收到密码可启动手带,认为手带“甩漏”多。林郑月娥认为,事物发展和完善需要一个过程,面对符合事实的批评政府欣然接受,但有的人却因手环有瑕疵而对研发部门“抓住不放”,更强硬要求资讯科技总监在电台上道歉。“不做事还好,一做事,而且真的是日以继夜地做,却还要被要求道歉、被屈‘黑箱’操作。作为特首,我觉得我有责任为同事平反。”

  创科潜力大 抗疫见真章

  特首相信,同事们依然会保持做事的热情,不忘初心。“事实证明,电子手环在改进下依然起到监督家居检疫的作用;而CuMask在开放登记后的第一日,就有200多万市民登记。从数据可以看到,市民还是欢迎有这样的可重用口罩的。所以我会以这些事例去鼓励我的同事,迎难而上,不要畏惧他人批评,我们如果做的是对的,最终社会是看得到的。”

  “今次的抗疫工作,真的凸显了香港在创科应用方面的潜力。”林郑月娥表示,以前创科方面似乎较少看到转化成果,很多都是做了研究、参加比赛、拿奖之后“就放在那里”。而抗疫以来,除了电子手环和CuMask,本港高校研发的杀菌涂层、官民合作研发的互动地图仪表板等,皆能证明创科转化的潜力。她续说,为将香港打造成国际创科中心,自己上任以来就很关注这一行业,例如每年财政预算案中,投入大量资金到科学园、大学的研发机构等。她希望今后本港创科行业与大湾区继续加强合作。

  谈及新上任的创科局局长薛永恒,林郑月娥亦给予其充分的肯定:“他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师,在机电工程署任职时,亦将创科应用得非常好,相信他能推动香港创科发展。”

  秉持三原则 逆境打疫仗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