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28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骑手困境”的深层是劳动权益困境
http://www.CRNTT.com   2020-09-17 07:57:12


  中评社北京9月17日电/近日,一篇题为《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文章刷屏各大社交网站,文中提及骑手被外卖平台压缩配送时间,引发网友热议。对此,饿了么和美团先后做出回应。饿了么称将尽快推出新功能——“我愿意多等5分钟/10分钟”按钮,供消费者选择;美团则称将改进调度系统,给骑手留出8分钟弹性时间。

  经济参考报发表时评人吴学安文章表示,外卖平台逐利本身无可厚非,但置骑手们安全于不顾的逐利,危及行业生态,也将损害平台自身利益。平台的作法是在保证平台利益的前提下,把问题转嫁给了消费者。事实上,给骑手设置时间标尺的是系统,而决定系统运算模式的是外卖平台本身,与其要求客户多等,不如平台优化系统,更合理地派单。

  文章分析,如何让外卖骑手都能平安回家,必须外卖平台、骑手、用户三方形成合力。其中最大的责任在于外卖平台,因为它主导着游戏规则,有着最重要的话语权。问题的根本,外卖骑手们的真正困境,在于他们与平台之间模糊的劳动关系导致他们没有议价权,缺乏可以同平台协商的筹码。

  目前,外卖用工形式包括全职骑手和兼职骑手两种。无论是平台将派送业务承包给外包公司,还是将劳动关系转给配送站,其实都是平台对自身责任的一种巧妙转嫁。而这种模糊的劳动隶属关系,也导致骑手在遭遇意外时常常陷入维权难、无保障的窘境。强化骑手与平台的用工关系并不是说必须让骑手都成为平台的员工,这样反而背离了互联网用工灵活、便捷的初衷,而是要通过明确用工关系,倒逼平台主动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更加规范对骑手的管理、引导、监督和教育。

  外卖骑手为了赶时间,超速、逆行、闯红灯已成常态,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轻则摔伤扶起车继续跑,重者摔断腿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想要改变外卖骑手的窘况,外卖平台需要制定更人性化的规章制度,优化内部管理和合规治理,同时加强骑手本身的安全意识,引入监管等第三方平台的加入等。除了在技术和评价体系上要协调好用户与骑手间的种种供需关系,更重要的还是尽快在政策和法律层面明确对平台与骑手间这种互联网用工关系的法律界定。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