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28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数字文化产业有望成为稳就业“蓄水池”
http://www.CRNTT.com   2020-11-23 09:58:03


  中评社北京11月23日电/据新华社报道,数字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三千万 新型就业已成为就业中坚力量

  数字文化产业有望成为稳就业“蓄水池”

  日前,在京发布的《数字文化产业就业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通过对数字文化产业中四个典型领域——游戏、电竞、直播和文学的调研估算,发现在这些领域总体就业人数约3000万人,其中仅全职就业就约有1145万人。该《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发布。

  在疫情期间,数字文化产业就业增长尤其明显。“新冠疫情期间,数字文化产业在稳就业中的表现亮眼。”《报告》说,以数字文化为主的“宅经济”带动行业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取得了较快的增长,为社会稳定作出显着贡献。凭借灵活就业和无接触的特点优势,直播主播和网文作者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下,众多人才的就业选项,且进一步丰富了自雇、兼职等就业形态。

  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尹建堃说,数字文化产业真正体现出科技赋能、创新驱动、创业引领,对于这一由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所创造出来的新就业形态,传统的管理政策服务模式已不适用,“市场需要重新构建一套新的适应新技术和社会发展的管理服务和政策模式,促进相关行业健康规范发展”。

  就业创造机制各具特色

  疫情之下呈现逆势增长

  作为我国第一个数字文化产业就业报告,该《报告》指出,在数字文化产业各领域,就业创造机制各具特色。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