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2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网评:新型“马路杀手”亮起公共安全红灯
http://www.CRNTT.com   2020-12-16 00:29:17


  中评社北京12月16日电/网评:新型“马路杀手”亮起公共安全红灯

  来源:东方网 作者:斯涵涵

  左冲右突的外卖骑手,风风火火的上班族,接娃心切的家长……当前,越来越多人加入了电动自行车“大军”。这种新型交通工具固然快捷、经济、环保,但其广泛使用也带来巨大的道路安全隐患。专家呼吁:电动自行车交通伤害逆势增长,“速度与激情”背后的代价亟须引起重视。(12月14日光明日报)

  近些年来,全国整体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稳步下降,但电动自行车骑行者的伤亡却逆势发展,死伤率不断攀升,深受民众欢迎的电动自行车已成为新型“马路杀手”。

  之所以将电动自行车称为新型“马路杀手”有以下原因,一是骑乘人数逐年上升。据工信部统计,2019年我国电动自行车产量达2707.7万辆,社会保有量近3亿,位居世界第一。随之而来的是电动自行车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数量也在逐年攀升。

  二是速度快。目前电动自行车超速在我国是普遍现象,大量电动自行车行驶速度往往超过30公里甚至超过40公里,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关于电动自行车行驶速度的规定,以至于形成了不超速反而少见的怪相。

  三是伤亡大。“肉包铁”是对骑行电动自行车的形象描述,这意味着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骑乘人将直接面对危险。研究显示,平均每小时就有1名电动自行车骑行者死于道路交通事故,有5名电动自行车骑行者因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事故高发率、高伤亡率令人触目惊心。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