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29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北京健康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http://www.CRNTT.com   2020-12-19 09:48:20


  中评社北京12月19日电/据北京日报报道,本市人均期望寿命达82.31岁 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数达11340所

  北京健康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昨天(12月18日),在北京市“回顾‘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闻发布会的健康北京建设专场上,市卫健委党委书记兼副主任钟东波介绍,去年,北京市人均期望寿命达82.31岁,比“十二五”末的81.95岁增加0.36岁;孕产妇死亡率4.12/10万,婴儿死亡率1.99‰,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2.3%,健康指标继续保持全国领先,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去年,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11340所,比2015年增加915所,年均增长率为2.1%。

  可喜的数字,彰显着“十三五”期间首都人民健康水平的明显提高。展望“十四五”,首都的健康卫生事业将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和防范风险,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和促进资源均衡配置,为市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经受住了新冠疫情的重大考验

  市疾控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黄春介绍,疫情期间,全市疾控系统分析推演北京疫情走势,提交风险评估和政策建议报告;建立北京首个新冠核酸检测实验室,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病毒全基因测序;发布全社会防疫指引105个,科普宣传覆盖60亿人次。

  成绩单的背后,是北京疫情防控监测预警能力的持续提升,监测预警网络的日益健全。钟东波介绍,目前,传染病报告、症状监测系统已经覆盖全市600余家医疗机构;7个交通枢纽和1014家药店已被作为监测哨点;3600人的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在全市范围内组建起来;全市核酸检测机构增至241家,日检测能力达到73.8万份……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