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从鱼龙混杂到优胜劣汰 造车新势力前路漫漫
http://www.CRNTT.com   2021-01-28 12:10:23


 
  造车新势力通过不断“画饼”融资,跑马圈地。风头正劲的当属乐视汽车,早在2014年,乐视就宣布要推出“超级汽车”,在2016年4月首推LeSEE概念车,当年12月28日,乐视莫干山生产基地即破土动工。与此同时,2016年1月,乐视还宣布与美国Faraday Future “联姻”,并在次年1月正式推出首款量产车型FF91,乐视的汽车版图日益壮大。

  “眼见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2016年11月,乐视系卷入“资金断裂”漩涡,乐视旗下的多项业务宣告终止,到2017年7月初,贾跃亭飞往美国后更几乎宣布“乐视帝国”坍塌。作为首家宣布造车的互联网企业,乐视最终成为造车新势力的警世钟。

  来到“十三五”中段,造车新势力在风雨飘摇中迎来 “产品交付元年”。2018年,蔚来汽车三度“跳票”后,“高调”宣布首批交付10辆车给自己员工使用,几乎耗尽了消费者的耐心;好在蔚来后程发力,最终全年交付11348辆,奠定了新势力的领头羊地位。

  2018年,临近交付日,但在江淮为生产蔚来所建的新工厂停车场,仅有4辆蔚来ES8停在一角

  信誓旦旦要在2018年交付万辆的威马汽车,直到当年9月28日才迎来首批交付,最终全年仅交付3850辆。更受质疑的是,交付前1个多月,有网友曝出一辆威马汽车在其成都研究院内自燃,威马“不专业”的公开回复,以及与供应商之间的推诿,更将其推上风口浪尖。

  当年“低调”的小鹏汽车因并未过度宣传交付时间,在2018年底象征性交付482辆汽车。此外,2018年实现交付的哪咤01、云度π1、电咖EV10等产品,则更像披着造车新势力外衣的低端电动车。理想汽车“押宝”政策转向而酝酿两年的SEV项目,则迅速宣告“流产”。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