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从鱼龙混杂到优胜劣汰 造车新势力前路漫漫
http://www.CRNTT.com   2021-01-28 12:10:23


 
  步入“十三五”后半程,车市下行、新能源补贴退坡、融资受阻,让造车新势力遭遇生死存亡的考验,也催生了梯队分化。2019年,蔚来交付20565辆,2020年攀升至43728辆,稳坐头把交椅;理想2020年交付32624辆,后来居上;小鹏汽车也由2019年的16608辆提升至27041辆。

  交付量的提升,加之政策、市场前景助推,造车新势力纷纷开启“造富神话”,截至2020年12月31日收盘,三者市值分别达到761.81亿美元、258.89亿美元和338.36亿美元;威马、零跑等也正筹划在科创板IPO。

  总体来看,“新势力三强”2020全年合计交付汽车103393辆,仅占全国乘用车总销量的0.51%,品牌热度与市场权重难成正比;同时,造车新势力“融资-亏损-再融资”的模式也备受争议,2020年前三季度,蔚来亏损39.2亿元,小鹏亏损11.49亿元,理想亏损2.59亿元。对此,张书林分析指出,“投资领域有不能打破的规律,比如投资、融资要有回报;借钱要还钱;发展要靠利润支撑。但造车新势力的投资模式非常‘颠覆’,所以他们的发展模式是否正确还不能确定。”

  不止于此,伴随交付规模扩大,造车新势力产品隐患也开始频出,2019年5-6月,蔚来ES8两个月内三次起火,更促成了国内造车新势力召回第一案;2020年10月,威马汽车连续发生3起自燃、爆炸;理想ONE因频繁断轴,以及“召回当升级”事件而形象受损;产品隐患之外,小鹏汽车曾因对消费者“隐瞒实情、推销旧款车型”而遭遇集体维权。

  “拥有技术积累、产业沉淀的传统车企,一旦抓住机会、实现转型,更有希望创造出新的发展机遇。”张书林说。至于其它更多的造车新势力,张书林认为,“他们在资金、人才、技术、产品、产业基础等方面先天不足,已经丧失战略发展机遇。”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