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特斯拉撞击新能源车安全底线
http://www.CRNTT.com   2021-01-29 11:33:04


 
  “到2030年,不仅仅是电动汽车早已在经济性方面战胜燃油车,500瓦时/公斤以上的固态电池必然会走向适用,未来十年的电池界是锂离子电池和金属电极的固态电池比翼齐飞的时代。”黄学杰说。

  虽然固态电池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这意味着大规模应用言之尚早。

  “从实验室成果来说,固态电池的特点是能够展现出来的。但是,实验室成果和商用化产品之间还有一段距离,包括性能目标、可靠性目标等。此外,价格要能让消费者负担得起。”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梁锐告诉记者。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固态电池应用之路困难重重。一是重塑供应链,固态电池相比现有成熟的液态锂电池技术变化巨大,需要重塑本就极其复杂的锂电池供应链。二是降低成本,固态电池采用的预锂化硅碳负极或远景金属锂负极、高镍正极、固态电解质等新科技材料生产成本远高于目前对应的材料,成本下降过程极其艰巨漫长。三是快充性能不佳。

  梁锐指出,固态电池行业的发展,应该是从目前的液态锂离子电池到半固态电池再到全固态这样一个逐步过渡的过程,将现有的技术和设备都能够利用起来,这已成为业界共识。

  “预计全固态电池应该可以在2030年之前实现商用化,也可能是在2025年至2030年之间,这样的时间点更为现实。”梁锐说。

  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徐兴无此前透露,国轩高科将在2020年至2022年引入固态电池技术;2022年开始进行固态电池技术迭代升级,生产高安全性固态电池。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在2020大众中国业绩沟通会上说,目前大众、丰田等公司都在研发新一代固态电池,我们对于固态电池量产的判断,与丰田基本一致,在2023年到2025年左右。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